大公网

大公报电子版
首页 > 评论 > 纵横谈 > 正文

纵横谈\期待防务交流为中日关系助力

2019-12-24 04:23:13大公报 作者:陈洋
字号
放大
标准
分享

根据《朝日新闻》报道,日本防卫大臣河野太郎12月18日至19日访问中国,并分别与中央军委副主席许其亮、中国国防部长魏凤和举行会谈。河野此次访华被视为23日中日领导人会谈的前哨站。在中日防长会谈期间,双方就推进两国防务交流达成一致,并再次确认在朝鲜半岛问题上,充分履行联合国安理会决议的重要性。日本防卫大臣时隔10年再次访华,中日韩领导人会谈本周在成都举行,两国政府高层的积极互动对正在不断改善向好的中日关系有着特殊意义。\辽宁大学日本研究中心客座研究员 陈洋

在今年6月的香格里拉对话会期间,时任日本防卫大臣岩屋毅与中国国防部长魏凤和举行会谈,商定年内访华事宜。此后9月,由于日本首相安倍晋三改组内阁,所以才有了从外务大臣平调至防卫大臣的河野太郎访华出席中日防长会谈。中日防长会谈的举行,尽管看似是基于双方半年前的共识,但中日关系不断改善,特别是两国防务交流增多才是最根本的原因。2018年,日本自卫队与中国海军启用防止偶发冲突的“海空联络机制”,两国防长时隔3年再度举行会谈;2019年4月,日本海上自卫队护卫舰出席在青岛举行的国际观舰式;8月,包括防务、外交等议题在内的中日战略对话时隔7年重启;10月,中国导弹驱逐舰“太原”号访问日本。相信此次中日防长会谈,将会进一步促进今后两国防务交流与安全对话。

防务关系是中日关系最重要的组成部分,也是最具实质性的交往领域。不过,与经济、教育等领域不同,深化防务关系并不容易。自2017年中日关系改善至今,中日防务交流确实在增多,但相较而言,中日防务领域的互信程度还无法与经济、教育等领域相提并论。其原因是多方面的,但两国民间缺乏充分的互信基础显然是关键。比如日本舆论对中国国防预算连年增长的非理性猜测、中国民众对安倍政府改善双边关系诚意的怀疑等,这些因素或多或少地延沓了中日防务交流深化的进程。此次日本防卫大臣访华和中日防长会谈举行,标志着中日两国政府间已建立起了一定的互信基础,接下来如何将这样的互信基础向民间社会转递、扩散则是重要课题。

中日防务交流始于上世纪70年代,时至今日两国取得了不少成果。1972年中日邦交正常化后,两国政府于1974年互设武官处,由此拉开两国防务交流序幕。1974年,中国人民解放军副总参谋长在访美途中顺访日本,开启了两国防务高层往来的大门。1987年,日本防卫厅长首次访问中国,使得两国防务关系得到明显提升。2007年9月,中国举行“勇士-2007”摩托化步兵师进攻军演,第一次邀请日本军官观摩,为两国防务交流增添新内容。同年11月,中国海军导弹驱逐舰访问日本,是1949年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军舰第一次访日,标志两国防务关系翻开崭新的一页。2010年2月,日本陆上自卫队参谋长访华,双方就解放军与陆上自卫队深化交流进行进一步确认。

与此同时,也需要看到,四十多年后的中日防务交流水平基本上还处于国家间防务交流的初级水平,即建立互信阶段,而没有达到采取实质性行动的高阶。比如,中国解放军和日本自卫队的联合训练、联合军演和防卫技术合作较少或几乎为零,中日防务交流水平甚至还比不上关系欠佳的日俄防务交流水平,更难以达到日美、日韩和日澳的水平。因此,对于进入新时代的中日关系而言,深化防务交流合作,既应是两国今后携手努力的主要方向,也应是未来中日关系的新亮点。

当然,中日深化防务合作不应仅局限在传统安全领域,还应不断向自然灾害救援、联合国维和以及反恐等非传统安全领域延伸,以此不断夯实两国防卫合作基础。此外,中日两国今后应积极探索独立性更强的防务交流机制。回顾过去几年不难发现,当中日关系走低的时候,最先受到影响的就是防务交流,而最容易引发冲突的也是在防务领域。因此,中日防务交流机制不仅要成为两国关系向好时的助推器,也要成为两国关系走低时的保险丝。

中国和日本均为亚太地区重要国家,两国逐步扩大和深化防务交流与安全对话,不仅符合两国共同利益,也有利亚太地区的和平与稳定。目前,中日防务交流已有良好开端,接下来双方应抓住这一难得机遇,积极探索深化防务交流和正确处理安全关系的新思路,为新时代中日关系的行稳致远提供有效保障。

相关内容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