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网

大公报电子版
首页 > 评论 > 纵横谈 > 正文

纵横谈 | 警惕“小动作”破坏中日关系发展大局

2020-06-23 04:23:24大公报 作者:陈洋
字号
放大
标准
分享

辽宁大学日本研究中心客座研究员 陈洋

每当中日关系改善向好之际,日本国内总是有一部分右翼势力在两国关系上蠢蠢欲动,意欲制造破坏。冲绳县石垣市议会22日通过一项议案,将所谓“尖阁诸岛”(即钓鱼岛)的市行政区名从“登野城”变更为“登野城尖阁”的议案,将於10月1日起正式生效。

早在2017年,石垣市政府就图谋把“尖阁诸岛”改名为“登野城尖阁”,但最后迫於舆论压力不了了之。2018年6月,石垣市议会以多数赞成票的方式通过了一项要求更改市行政区名称的决议,更妄称“尖阁诸岛是我国固有领土,是石垣市的行政区,这是毋庸置疑的事实。”

钓鱼岛自古以来就是中国固有领土,而中国在钓鱼岛问题上一直采取克制。早在明朝,为防御东南沿海的倭寇,中国就将钓鱼岛列入防区。1895年,日本趁甲午海战之机,窃取钓鱼岛及其附属岛屿。二战后,美国单方面宣布对钓鱼岛等岛屿拥有所谓“施政权”,并於1971年与日本签订归还冲绳协定时私下授受给日本。1972年中日邦交正常化之际,两国政府曾就钓鱼岛问题达成搁置争议的共识。然而,日本右翼势力不时在钓鱼岛问题上叫嚣,并抨击中国海警船的正常巡航,以及美国政府强调钓鱼岛适用於《日美安保条约》,使得钓鱼岛问题复杂化,对中日关系的正常发展构成了阻碍。

今时今日,中日关系迎来难得的友好,需避免因“小动作”再次致两国关系走低。2012年4月,时任东京都知事石原慎太郎宣布要“购买”钓鱼岛,并表示要强化钓鱼岛的港湾设备建设等。由於时任野田佳彦政权未能进行及时管控,反而还悍然宣布对钓鱼岛“国有化”,使得中日关系雪上加霜,直到2017年两国关系才开始改善。尽管当时导致中日关系急转直下包含了诸多因素,但荒唐“购买”钓鱼岛的石原慎太郎无疑是始作俑者,特别是经过一些右翼势力的推波助澜,使得事态犹如滚雪球般,最终失控。

时下,挑起钓鱼岛行政区改名的石垣市,面积较为有限,在日本行政版图中不过是一个不起眼的城市,但该市政府的举动则很有可能像之前石原慎太郎“购岛”那样引来连锁反应,对正处於友好氛围的中日关系造成冲击,这需要日本政府积极理性妥善应对。

从政治体制来看,日本采取地方自治制度,地方政府拥有行政立法权,在改名钓鱼岛行政区名字的问题上,石垣市确实拥有相对独立的权限。然而,这并不意味着安倍政权就可以放任不管,任由国内右翼势力肆意妄为。一方面,石垣市议员中,有将近半数隶属自民党,而作为自民党总裁的安倍晋三完全有能力进行干预、劝阻,使该决议案流产。另一方面,日本政府完全可以通过行政方式,如劝告、建议、审批以及指示等方式,直接或间接进行影响。此外,在财税分配层面,日本政府还可以通过限制税金分配的方式,迫使石垣市在一些大政方针上与中央政府保持一致。总之,对於日本地方政府更改钓鱼岛行政区名,安倍政权不能听之任之,甚至使其成为日本右翼势力破坏中日关系的筹码。

回顾过去几年可以发现,中日关系改善发展来之不易,特别是经历携手抗疫后,两国民间友好达到全新高度更是难得。时下,日本国内出现的一些反华举动值得我们警惕,也需要日本政府加以应对,否则经历“风月同天”的中日关系将再次被日本右翼势力绑架,成为牺牲品。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