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网

大公报电子版
首页 > 评论 > 纵横谈 > 正文

纵横谈/英大谈“全球英国”战略毫不现实\上海外国语大学英国研究中心主任 高健

2021-03-24 04:24:18大公报
字号
放大
标准
分享

  英国脱欧虽然已经落下帷幕,但是英国脱欧后的具体表现始终是当今国际政治高度关注的政治主题。国际社会特别是欧洲国家,对於脱欧后英国国内社会与国际地位的变化发展,抱有强烈的观望心态。为了重塑英国在世界上的大国形象,英国推出“全球英国”对外政策,彰显后脱欧时代英国依旧不减的大国雄心。然而,英国学者马丁.雅克近来发推文质疑“全球英国”其实是一个骗局。他认为脱离欧盟市场后的英国一直在衰退,只能从日益衰落的“五眼联盟”中寻求慰藉,英国也错误地将中国视为所谓的敌对国家。“全球英国”果真就是英国的战略骗局吗?这一战略在现实政治中为何恰恰表现为英国的“全面收缩”?

  毫无疑问,所谓“全球英国”外交战略的目的是应对“日益具有挑战性的全球政治环境”,以确保英国能够继续作为“全球外交领域的成功参与者”,在更大範围内构建互利共赢的双边关係与同盟关係。英国特别强调要充分激活独有的历史文化遗产,积极拓展与亚洲国家的合作。英国突出强调自由贸易是英国外交的核心价值理念,承诺将义无反顾地秉持自由贸易理念,坚定地做自由贸易体系的代言人与守卫者。

  仅仅就当前现实状况而言,“全球英国”外交战略的确没有体现出应有的基本特点。在英欧双边关係领域,英国脱欧不仅从政治经济上大大疏离了英欧双边关係,更是从文化意义上深深地破坏了英吉利海峡两岸民众对彼此的好感。英欧双边关係的互信基础遭遇了二战以来前所未有的危机,日益情绪化的英国政府将欧盟推得越来越远。如果连自己身边具有重要国际地位的邻居都处理不好关係,英国还谈什麼“全球战略”呢?

  中英双边关係自2020年初以来急转直下,中英黄金时代的成果几乎毁於一旦。随着美国拜登政府加强跨大西洋盟友合作关係,英国在过去一年积极充当美国的马前卒,依讬G7与“五眼联盟”等相关多边机制,以加强“民主国家联盟”与遏制中国的姿态加强其在西方阵营中的话语权,试图强化在盟友体系内部的影响力。

  英国还积极策劃对华科技封锁,一再扬言要对中国留学生实施更为严格的审查制度。中国在香港地区实施《国安法》以来,英国政坛反华势力活动日益频繁。英国保守党内部与议会中为数不少的后座议员始终生活在旧殖民地时代的梦境裏,对国际社会的基本现实缺乏深刻清醒的认识。归根到底,英国传统外交心态与英国国内政治生态决定了英国无法接受在中英双边关係中日益被动的外交地位,积极反华被视为英国维持中英双边关係平衡格局的“最佳方式”。问题在於,失去了世界第二大经济体这样的朋友,“全球英国”战略还有什麼前途呢?

  即便是英美双边关係与同盟关係,也没有表现出任何有利於英国的迹象。英国积极推动与美国的双边自由贸易协定,但拜登政府并没有因为约翰逊政府积极反华就给予回报;恰恰相反,脱欧后的英国在美国外交战略中早已退居次要地位了。即便在西方联盟内部,来自欧陆大国的压制,也让英国很难有所作为。上个月,英国试图扩容升级G7为G10,构建所谓的遏制中国的“民主联盟”,所有欧陆国家的强烈反对导致这一计劃最终流产。现在看来,脱欧后的英国,的确需要在国际社会中重新定位它的应有地位。

  公平地说,将“全球英国”战略视为英国政府刻意鼓吹的骗局,这种说法并不客观。英国以商业立国,自由贸易需要全球视野。问题在於,无论是客观条件还是主观认识,英国都没有準备好以一个全球参与者的姿态进入国际社会。英国政界主观上不愿接受一个后西方的时代,对非西方国家的崛起始终充满了敌意与怀疑。在处理国际事务的时候,英国缺乏法国总统马克龙所说的“政治想像力”,始终以旧时代的思路处理新时代的问题,错失了许多独立自主发展的大好机会,这一点在中英双边关係中表现得极为明显。就其自身实力而言,英国构建“全球英国”外交战略的筹码并不丰富。回头来看,脱欧让英国付出了极大的政治资本与社会成本。虽然民族自尊心得到了一时满足,可是,英国社会上下都没有真正思考过脱欧后一系列根本挑战。英国国内社会民生问题丛生,经济危机深重,“全球英国”的战略缺乏最为重要的物质基础。

  总体来说,对於刚刚脱离欧盟的英国,现在大谈“全球英国”战略,一点也不现实,因为如果依照现实主义的外交视角观察,英国已经失去了最为重要的战略自主性。在世界政治格局加剧动荡的历史时期,英国依然处於最为艰难的战略模糊期。但是,不应该否认的是,英国依然是一个有资本参与国际政治并发挥独特作用的国际政治参与者。新的国际政治格局,需要全新的战略思维与战略定位。在这个意义上,解放思想,实事求是,这句话同样适合未来英国的外交战略选择。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