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网

大公报电子版
首页 > 评论 > 大公评论 > 正文

一样的大楼 不一样的参观\招祥麒

2018-09-10 03:16:33大公报
字号
放大
标准
分享

  类似中联办大楼的建筑物,在香港比比皆是。它在市民心目中之所以神秘,缘於它是中央政府驻香港联络人员办公的地方,办公室内的人员,虽不参与特区政府施政,也没有在大楼内为市民办理回乡卡、居民证等事务,但既担当中央政府与特区联络的角色,办公室主任、副主任,各部门的部长等在团结各界支持特区政府依法施政方面,自然推动或参与一些活动。过去中联办从不向外开放,内裏的乾坤怎样?大众不知。不知,其神秘感即油然而生了。

  今年四月,中联办首办“开放日”,昨天(9月9日)更值教师节的前夕,举办第二个“开放日”,作为“教师专场”,意义重大。

  笔者获邀参与上午的专场,停留二小时,领受了一次不一样的参观。

  参观政府大楼、博物馆等地方,自然离不开“观看视频”、“听取介绍”、“参观导赏”;参观学校,有时多一个在“学生膳堂进食”活动,体验一下学生生活。脑海中一次深刻的记忆,是两、三年前参访清华大学,校方安排了一个专题讲座,由大师级的教授主讲,印象尤深。这次参观中联办,竟然综合了过去参观的所有特色。

  大楼内五脏俱全:中式及西式的会客室不大,很有气派;办史室、图书馆资料丰富;休憩室健身与娱乐设施齐全;员工饭堂,一如大学餐厅平实。

  最令人难忘的,我相信大多的教育界同人都有同感,是听了中联办副主任谭铁牛院士的专题讲座。谭院士是中国科学院的原副院长、科学大师、人工智能领域的世界级权威。他以“新一轮科技革命与香港的历史机遇”为题,从世界科技革命的历史发展,说到当前新一轮科技革命的新态势,转入我国的总体形势,而以香港创科发展的历史机遇作结。一小时的演说内容饱满,一贯科学家不尚空谈的风格,演讲条理清晰,资料分析、图表、图片、视频等印证所言,说服和感染力都强。难怪很多校长事后都说,回校后会与教师和学生分享这次讲座内容。

  谭院士两番强调他是一名教师,是教师便需承担“传道、授业、解惑”的使命。今天我和很多同行听讲时是学生,回到学校即为校长、老师,角色随时随地而变,孔子说“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在师道传承上,谭院士做到了,我们也应做到。

  陈树渠纪念中学校长、香港直接资助学校议会主席

相关内容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