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网

大公报电子版
首页 > 评论 > 大公评论 > 正文

港珠澳大桥促进深化大湾区融合/蔡冠深

2018-10-24 03:17:07大公报
字号
放大
标准
分享

  万众期待的港珠澳大桥昨天举行开通仪式并於今天正式通车,将有助进一步完善粤港澳大湾区基础设施互联互通,深化三地经济融合发展。国家主席习近平亲临珠海主持大桥开通仪式,充分显示中央对大湾区发展的高度重视,并支持港澳全面融入国家发展大局。行政长官林郑月娥在仪式上致辞,表示大桥的落成为三地发展带来新动力,香港角色由过往的“联繫人”转为“参与者”。我十分认同香港必须善用港珠澳大桥等基建工程带来的便利,把握大湾区建设的契机,配合国家所需、发挥香港所长,为香港经济发展开拓新机遇、新空间。

  港珠澳大桥是世界上最长的跨海大桥,打通珠江三角洲东西两轴,不仅连繫港澳和珠海,也把广东省西部地区与香港联繫起来,弥补香港与珠江西岸的交通缺口,加强了香港与珠海及珠江西岸城市的联繫,带来新商机。大桥开通后,从香港出发不足一小时便可到达珠海澳门,前往中山江门等其他城市亦只是一个多小时,约三小时车程更可抵达珠江西部,大幅减省陆路客运和货运的成本和时间,有利促进港澳和内地人员与货物便捷往来,对三地连繫互通具策略性意义。

  香港一直是国际物流枢纽,大桥的落成将进一步推动港珠澳三地物流、旅遊等产业合作,为本港物流航运业带来新发展。大桥亦将对珠西以至粤西地区的旅遊业带来刺激作用,有助推进大湾区“一程多站”旅遊发展,三地旅客可以一程多站方式到珠江、中山及香港等地,体验岭南文化。

  大桥香港口岸坐落大屿山,毗邻香港国际机场。大桥通车后,将有助深化本港航运物流的发展,为大屿山长远规劃,如特首林郑月娥新一份施政报告提出的“明日大屿愿景”带来裨益,推动大屿山成为通往世界和连接其他大湾区城市的“双门户”,汇聚人才、访客和各种创新经济发展,巩固香港国际金融、商贸及旅遊中心的枢纽地位。

  基建交通是促进大湾区城市之间人流互动的关键要素,大桥开通更为实现“一小时生活圈”迈出重要一步。近期中央推出包括“港澳台居民居住证”、取消“台港澳人员在内地就业许可”等一系列便利措施,为港人到内地就学、就业、创业和生活提供了便利条件,也为港人融入大湾区发展提供重要基础。

  随着广深港高铁香港段、港珠澳大桥,以及莲塘香园围陆路口岸等跨境基建项目逐步落成,香港市民及业界往返内地城市将有更多快捷方便的途径选择,彼此的距离将大幅拉近,有效促进湾区城市更紧密联繫。

  目前,大湾区是“一个国家、两种制度、三个关税区”的格局,我们期望特区政府继续与中央相关部门磋商,以崭新思维突破制度壁垒,并透过港珠澳大桥等跨境基建硬件联繫,再配合粤港澳三地各项软件制度和措施的磨合,有效实现人流、物流、资金和讯息流无缝对接,全面深化粤港澳大湾区的融合发展。

  香港中华总商会会长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