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上第一个以“进口”为主题的国家级展会——首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11月5日在上海开幕,国家主席习近平出席开幕式并发布主旨演讲。从本次展会的宗旨和习主席的讲话内容,我们可以提炼出“开放合作”四个大字。可以说,进博会和习主席的讲话是中国加大对外开放的宣言书,也是呼籲世界加强开放与合作的倡议书。
共享改革开放的红利
此次中国进口博览会的主题是“新时代,共享未来”。强调开放合作是增强国际经贸活力的重要动力,期待各国积极推动开放合作,实现共同发展。在经济全球化遭遇波折,保护主义、单边主义抬头,多边主义和自由贸易体制受到衝击,世界不稳定因素增多,风险挑战加剧的国际大环境下,为因应世界经济变局,2017年5月,习主席在“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期间宣布,中国将从2018年起举办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意在打造一个与世界各国互利合作的新平台,一方面进一步打开中国对外开放的大门,另一方面帮助各国分享中国改革开放的红利。那时,中美尚没有贸易战的风声,但中国主动向世界开放国内市场,扩大对各国产品进口的行动,展现了中国对外开放的新姿态,是真诚之举,是对国际经济风云的洞察与积极应对,更表明中国希望以开放促合作,与世界“共享未来”。
过去几十年,中国通过改革开放,成为世界上经济发展最快的国家。与此同时,中国也成为对世界经济贡献最大的国家。据世界银行数据估算,2012年至2016年主要国家和地区对世界经济增长贡献率,中国达34%,超过美国、欧盟、日本三者贡献的总和。而2017年中国的经济数据进一步显示,中国的发展不仅让中国人受益,对世界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也在提升,中国13亿人口成为世界经济成长的动力。此次中国举办进博会,体现中国进一步开放市场,推动建设开放型世界经济、支持经济全球化的实际行动,获得世界广泛好评。172多个国家和地区的3600多家参展企业前来参展,16万中国採购商将在这场盛会中购买产品,表明了世界的态度。可以说,进博会是中国提出“一带一路”倡议、成立亚投行后,又一个令世界获益的公共产品。
举办进博会是中国推动新一轮对外开放的重大决策,既彰显中国坚持扩大开放的决心,也表明中国为世界各国打造国际贸易合作平台的善意。总结过去40年发展的经验,改革开放既改变了中国,也影响了世界,中国从国际贸易的旁观者成为参与者,乃至贡献者。今天,中国正在反馈世界。
港商继续有用武之地
开放带来进步,封闭必然落后是实践证明的真理。即便是新中国成立早期,在外部封锁的情况下,中国也在1957年创办中国出口商品交易会(广交会),作为中国走向世界的第一个贸易通道。那麼今天,中国又有什麼理由不进一步扩大对外开放呢?中国是对外开放的受益者,经济的高速发展是在开放条件下取得的,未来中国经济实现高质量发展也必须在更加开放条件下进行——进博会是一个明确的信号。
今年上半年,在美国对华发动的贸易战威胁下,中国吸引外资依然出现6%的增长,使中国成为世界第一大吸引外资的国家。这表明世界对中国市场依然看好。当然,中国是一个发展中的市场,需要通过对内改革,对外开放走向更加成熟。习主席在进博会主旨发言中提出中国将在以下几大方面推进扩大开放:激发进口潜力,扩大进口空间;持续放宽市场准入;营造国际一流营商环境:打造对外开放新高地;推动多边和双边合作深入发展。而今年早些时候,国务院关税税则委员会宣布,自2018年11月1日起,降低1585个税目的进口关税,约佔中国税目总数的19%。至此,中国关税总水平由上年的9.8%降至7.5%。这表明中国针对自身发展不断调整,坚持奉行互利共赢的开放原则,继续从向世界开放中汲取发展动力,也让中国发展更好惠及世界,不仅是中国的承诺,也是中国的行动。
据悉,本次进口博览会展品和交易是以生产型产品为主,与香港似乎有那麼一点距离。但是,香港是国家改革开放的参与者和受益者,港人和港企参与国家开放与发展有经验、有热情,未来也必然有条件搭上国家进一步开放的快车。随着国家不断进步,改革开放进一步深入,中国民众消费能力和水平将不断提升,对更高品质产品的需求更高。届时,港商巨大的用武之地将凸显。毕竟,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将年年举办,而且会越办越好。
全国政协委员、香港泉州社团联会会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