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网

大公报电子版
首页 > 评论 > 大公评论 > 正文

香港必须有创新发展紧迫感/杨 坚

2018-11-12 03:16:46大公报
字号
放大
标准
分享

  11月5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在首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开幕式主旨演讲中向世界宣告:为了更好发挥上海等地区在对外开放中的重要作用,中国政府决定,支持长江三角洲区域一体化发展并上升为国家战略,着力落实新发展理念,构建现代化经济体系,推进更高起点的深化改革和更高层次的对外开放,同“一带一路”建设、京津冀协同发展、长江经济带发展、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相互配合,完善中国改革开放空间布局。

  如果说40年前广东,尤其深圳走在内地改革开放前列,那麼,中国全面深化改革全面扩大开放的下一个40年,上海为首的长江三角洲一体化发展,和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将一起担当领军角色;海南全岛建自由港,京津冀协同发展,在今后某一阶段都将加入领军行列,或早或迟,则取决於它们各自进度。

  “边界”思想拖大湾区后腿

  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和社会各界应当从中央上述关於上海的重要战略决策中,既感受鼓舞—国家将进一步发展壮大;也感受压力—粤港澳大湾区建设能否顺利在颇大程度上取决於香港的态度。

  至今,香港主流社会,尤其上流社会对香港融入大湾区犹豫不决。港珠澳大桥通车后,内地遊客湧入东涌,舆论不是推动政府尽快设法疏导,而是渲染香港本土意识将抬头。最近,一名内地居民乘高铁时病发、经西九龙站出入境管制线送香港医院急救,媒体报道重点置於两地执法人员都严守西九龙站的两地管制线。这一类报道所折射的,是香港同内地必须严守“边界”的思想。只要这样的思想依然故我,那麼,香港必定无法融入大湾区,不仅会拖大湾区建设的后腿,而且会阻碍香港发展。

  从上世纪90年代中以来,香港专注发展服务业的路走了20多年,已走到尽头。过去20多年能走这条路,是因为内地服务业落后於香港,如今,差距已不足观。甚至香港曾多年雄据全球第一的货柜吞吐量,已被深圳超越,遑论上海早已跃居世界之冠。

  今日香港仍有一些人坐井观天。但严峻的事实是,长江三角洲一体化发展前景明朗,上海将“青云直上”。

  首先,长江三角洲的地位,在某种程度上,已领先粤港澳大湾区。长江三角洲是“一带一路”和长江经济带的重要交会点,粤港澳大湾区是“一带一路”的重要节点。长三角三省一市,常住人口2.2亿,2017年本地生产总值达19.5万亿元人民币,佔中国内地国内生产总值近四分一,对全国经济社会发展发挥着重要支撑和引领作用;粤港澳大湾区常住人口为6774万人,2017年本地生产总值为约10万亿元人民币。

  其次,长江三角洲一体化发展已形成明确的分工合作格局。今年1月12日,长江三角洲地区主要领导座谈会在苏州举行。会议提出,长三角要围绕“创新引领,携手打造世界级城市群”的目标,以创新、优化、协同为路径,以更加有效的区域协调发展新机制为保障,加快构建现代化经济体系,加快建设长三角世界级城市群。进一步提升上海全球城市功能,提升南京、杭州、合肥副中心城市的国际化水平和城市首位度。今年6月,长三角地区上海、江苏、浙江、安徽三省一市主要领导再次在上海举行座谈会,就《长三角地区一体化发展三年行动计劃(2018-2020年)》达成充分共识,为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明确了任务书、时间表和路线图。

  第三,上海为配合和引领长江三角洲一体化发展,制订了《上海市城市总体规劃(2017-2035年)》,列明上海至2035年并展望至2050年的总体目标、发展模式、空间格局、发展任务和主要举措。上海的城市性质确定为:上海是我国的直辖市之一,长江三角洲世界级城市群的核心城市,国际经济、金融、贸易、航运、科技创新中心和文化大都市,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并将建设成为卓越的全球城市、具有世界影响力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际大都市。

  不思进取终被上海超越

  上海的目标愿景设定为——

  2020年,建成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基本框架,基本建成国际经济、金融、贸易、航运中心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国际大都市。在更高水平上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为我国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贡献上海力量。

  2035年,基本建成卓越的全球城市,令人嚮往的创新之城、人文之城、生态之城,具有世界影响力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际大都市。重要发展指标达到国际领先水平,在我国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进程中,始终当好新时代改革开放排头兵、创新发展先行者。

  2050年,全面建成卓越的全球城市,令人嚮往的创新之城、人文之城、生态之城,具有世界影响力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际大都市。各项发展指标全面达到国际领先水平,为我国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谱写更美好的上海篇章。

  对比上海,香港必须勇於制度创新、融入大湾区。

  资深评论员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