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网

大公报电子版
首页 > 评论 > 大公评论 > 正文

人才严重缺乏 港须急起直追\曾渊沧

2018-11-29 03:16:50大公报
字号
放大
标准
分享

  瑞士洛桑管理学院公布“世界人才报告”,香港全球排名下跌6位至全球第18名,被排在13名的新加坡超前,不再是亚洲榜首。

  香港与新加坡一样,是弹丸之地,没有天然资源,经济、社会、文化发展依赖的就是人才,香港背靠内地腹地,理应能吸引众多来自内地的人才,香港特区政府每年投入教育的资金也很多,为什麼在人才的竞争力上会输给新加坡?也因为人才竞争的劣势,导致香港人均收入也被新加坡抛离。

  校园政治化阻人才培训

  内地改革开放之初,有非常大量的新加坡人来香港发展、寻求机会,今日,这些人已经直接进入内地工作、经商,不再留在香港,换言之,连内地的吸引力也比香港强。

  我认为,政治纷争,凡事政治化是香港人才优势渐失的最主要原因;政治纷争,凡事政治化的影响面是巨大的。

  我们先从教育谈起,教育是人才培养的开始,通过投资教育培养人才是千古不易的道理,香港特区政府在教育上的投入不小,但是,人才的培养效果却不理想,今日新加坡人人掌握两种语文,如果是华人,更是两文三语:两文是英文与华文;三语是英语、普通话及自己的家乡话,即闽南话、广东话、潮州话……但是,在香港,一谈起学普通话就成了非常敏感的话题,谁提起谁就遭到抹黑、攻击,指提倡普通话的人是想灭绝广东话。结果是,香港只有精英分子才懂英文,懂普通话的人很少。

  新加坡没有这种政治上的纷争,於是人人都能掌握英文、英语,而一般华人也有不错的普通话水平,可以直接到中国工作、经商。可见,香港就是为了政治鬥争而使到人才培养也出了问题,政治纷争也使到一些家长不相信香港的教育制度,把子女送到海外念书,这些人学成后,一部分不回来了。政治纷争也使到一些学生不在求学时期好好学习,而捲入各种各样的“鬥争”,被政客利用,一心以为自己在幹一些轰轰烈烈的大事,而忘了学生在求学阶段最重要的事就是追求知识。政客们在学校裏煽动学生搞政治实际上就是在消灭人才,使到这群年轻学生将来除了搞政治之外,什麼也不懂。

  香港楼价贵是人才敬而远之的另一理由,住的成本太高了,但是,多年来特区政府努力寻求土地建房屋的行动却面对各种各样的政治压力而不成功,缺乏土地,楼价自然易升难降。

  内地一些城市楼价也高,但是地方政府为了争取人才竟然直接发津贴给合资格的人才,让他们可以安心居留,也许,这个方法也值得香港特区政府考虑。

  政治鬥争的“恶性循环”

  香港的政治鬥争已经成为国际大新闻,这些大新闻负面的多,什麼香港已经失去“一国两制”的制度,什麼香港已经失去言论自由,还有,十万人的“佔领中环”、立法会内的政治表演、争吵、肢体碰撞,无日不休的政治鬥争使到原本打算来香港发展的人才止步了,他们希望生活在一个较平和的环境中,而不是天天看到政治鬥争的地方。

  香港政治鬥争导致人才短缺,人才短缺导致经济发展放缓,人均收入也被新加坡抛离,而收入待遇始终是吸引人才的重要条件之一,也因此,收入缺乏吸引力使到人才不愿前来,人才不愿前来又使到经济发展受阻,经济不前收入待遇也不理想,这之间就形成一个恶性循环。

  今日香港,不但面对新加坡的竞争,也面对内地多个大城市的竞争,对多数人而言,安定繁荣是自己选择居住地的重要因素,香港社会算是安定繁荣,但是,政治纷争会使人感到累倦,待人处世也容易误踩政治地雷,得非常小心处理,过度小心变成累倦。

  如果人才来自内地,在香港面对的政治压力更大,香港的政治纷争使到不少香港人有很大的排挤内地人才的倾向,把内地来的人才当成抢夺自己饭碗的敌人,把内地人才来港当成中央政府想通过这些人更全面控制香港的行动。因此,不少内地来的人才在香港都面对一些生活压力,好一些内地来的人才最终生活在一个小圈子裏,一个由内地人组成的小圈子,不容易融入香港,而香港人排挤内地人才的行动,就是源起於政治鬥争,“反中反共”的政治鬥争。

  部分香港的传媒,竟然把台湾多年来经济发展停顿,就业不足当成好事来提倡,鼓励台湾人“慢活”的生活情况,实际上,所谓“慢活”就是就业不足,没有足够的工作,因此每日工作时间比较少,工作时间短,收入也自然少,部分香港传媒竟然将这种情况形容为“天堂”。实际上,台湾人真的喜欢少赚很多钱的慢活生活吗?不是的,台湾民进党执政20年的高雄市在近日的地方选举中失败了,当选人国民党籍的韩国瑜在竞选时高呼的口号就是拚经济,高雄人穷了许多年,穷够了,不再满足於“慢活”而想追求“快活”。

  资深评论员、博士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