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网

大公报电子版
首页 > 评论 > 大公评论 > 正文

孟晚舟事件传递了什麼信息?\吴正龙

2018-12-19 03:17:56大公报
字号
放大
标准
分享

  华为公司首席财务官孟晚舟在温哥华国际机场转机时,被加拿大当局拘押,引发舆论高度关注,并遭中方严正交涉和强烈抗议。在孟晚舟事件中,加拿大扮演了不光彩的“打手”角色,而美国按照国内法在他国进行“长臂管辖”,是真正的始作俑者。

  美国要求加拿大逮捕孟晚舟,并计劃将其引渡美国受审,理由是孟晚舟涉嫌违反美国对伊朗的出口禁令。但是华为公司声明,遵守业务所在国的所有适用法律法规,包括联合国、美国和欧盟适用的出口管制和制裁法律法规。据路透社数年前报道,香港一家公司涉嫌向伊朗最大的电信运营商违规销售美国惠普公司的设备,而孟晚舟曾担任过该公司的董事。不过华为已经说明,它和这家公司都没有提供惠普设备。惠普公司也表示禁止向伊朗出售其产品。据报,美国司法部门早自2016年起就一直在调查华为是否涉嫌违规向伊朗出口通信设备。但美方一直没有公布过相关调查的结果。显然,美国是以“莫须有”罪名指控孟晚舟。

  然而,即便非美国公司违反美国对出口某些国家的禁令,美国历来的做法如同对美国公司一样,只是对这些公司处以罚款了事,如渣打银行、德意志银行、三菱日联银行、荷兰国际集团、泛太平洋银行、阿布扎比国家银行等,而从来没有将这些公司的高管拘捕或监禁。美国此次拿孟晚舟开刀,可谓开了一个恶劣的先例,不但严重侵犯中国公民的合法、正当权益,也破坏了国际法,给正常的国际商业活动蒙上了阴影。

  利用华为作贸易谈判筹码

  美国策劃孟晚舟事件,企图达到一箭双鵰的目的。

  一是打压华为发展的势头。作为一家高科技企业,华为在全球推广5G技术取得很大成功,其发展势头令美国忐忑不安。美国必欲除之而后快。今年初美国政府叫停了华为手机与全美第二大电信运营商AT&T的代销合作。8月美国通过的2019财年“国防授权法案”,规定美国政府和政府承包商将禁止使用来自华为和中兴通讯等中国科技公司的产品和服务。

  日前又发生要引渡孟晚舟去美国受审的事;几乎同时在美国的指使下,英国、澳洲和新西兰先后宣布禁止华为参与5G网路基础设施建设。美国一连串动作的目的,是抹黑华为,诋毁其信誉,封杀其产品,进而阻止华为的发展势头。

  二是製造槓杆,撬动中美贸易谈判向对美方有利的方向发展。中美两国元首在阿根廷会晤时达成共识,暂停加征新关税,并指示两国经济团队在90天之内加紧磋商,朝着取消所有加征关税的方向,达成互利双赢的具体协议。此时发生孟晚舟事件并非偶然。美国总统特朗普接受路透社採访,被问及美国是否会介入此案时,他说:“只要对国家有好处,我都会去做。”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认为,“特朗普表示愿意在对华贸易谈判中使用华为首席财务官作为谈判筹码”。看来需要时,美国会出手使用这个槓杆,从中美贸易谈判中捞取更多的好处。

  打击中国科技业的第一步

  孟晚舟事件向世人说明了什麼?

  首先,在“美国优先”原则之下,美国只要为一己的私利,可以不择手段。什麼道德、法律,什麼规则、国际法,统统都可以弃之不顾,彻底失去了原则和底线。

  其次,“国家安全”成为美国贸易壁垒的新品种。以“国家安全”为由,美国可以向盟国加征钢铝产品进口关税。同样以这个冠冕堂皇的理由,美国採用非市场的行政措施,剥夺华为产品和服务的市场准入。美国是彻头彻尾的不正当贸易行为的践行者,有何格资格侈谈“公平贸易”?

  最后,美国要打击的不仅仅是华为公司,而是整个中国高科技产业。经过自主创新,华为现持世界5G产业之牛耳。对此,美国心有不甘,挖空心思,採取各种手段,一定要把华为从这个位子上打下来,维持其一统天下的局面。孟晚舟事件只是这场遭遇战的第一仗,以后这类鬥争还会很多。

  中国不惹事,但也不怕事。面对美国的挑衅,我们应开展有理有利有节的工作,坚决挫败美国的图谋,维护中国的利益。

  原资深外交官、驻外大使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