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网

大公报电子版
首页 > 评论 > 大公评论 > 正文

既只争朝夕 也任重道远\周八骏

2019-01-31 03:17:53大公报
字号
放大
标准
分享

  特区政府对提高长者综援申领年龄由60岁至65岁的政策做了完善——对60岁至64岁符合申请综援资格并尝试求职者,政府以提供“就业支持补助金”方法让他(她)实际享受长者综援而非一般综援。这一政策引起的争论应当结束,立法会议员、他们所属的政治团体和香港社会各界,需要把注意力和精力投向香港经济社会发展具全局和长远意义的大事,即:积极谋劃和参与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共建“一带一路”。

  需要思考注意政治动向

  同时,特区政府需要思考和注意香港社会的政治动向。有一种观点:长者综援申领年龄之争是香港愈益激化的阶级对立的“冰山一角”,甚至有平面媒体的社评以法国“黄背心运动”是由法国政府微调柴油价仅仅0.065欧元引发,警告特区政府任何一项民生政策不妥,都可能是引发香港社会动荡的“最后一根稻草”。

  这样的说法是否危言耸听,见仁见智。但是,在媒体已发出这样的警告的背景下,本地另一家平面媒体1月18日分别在其“要闻”版和“港闻”版刊登的两则报道就应当引起关注。刊登“要闻”版的指称某位政府官员的丈夫出任主席的公司,未经公开招标而获得了政府水务署的3项工程,共涉款逾1.3亿港元。刊登“港闻”版的指称另一位官员的家族,在古洞北新发展区依然持有最少3幅农地,其太太2013年声明称,其家族成员决定将招标出售该些农地。

  有关方面分别迅速做了否定的回应。但是,这一类信息容易影响民意对政府主要官员的观感,尤其在互联网时代,容易广泛传播的,不取决於信息的真伪,而是视乎信息是否“刺激”,以及信息的受众对信息所针对者的态度。

  我无意批评刊登该类“新闻”的媒体,它(们)享有受法律保护的新闻自由和言论自由。但是,如果这一类针对政府主要官员的“新闻”继续有来,那麼,对於特区政府管治和施政的压力不言自明。所以,在发展经济改善民生上,特区政府必须“只争朝夕”。

  首先,必须确保2019年香港居住环境欠佳的住户,比2018年12月21日特区政府公布《长远房屋策略2018年进度报告》所披露的逾11.66万户有所减少,尤其,居於分间楼宇单位(即㓥房)的8.44万户和居於临时构筑物单位的2.08万户,都应有较大幅度减少。

  其次,取消强积金对冲需要尽快定案。特区政府和商界是否各做一点让步?前者再加一点财政补贴,后者承担起社会责任。

  1月17日媒体披露,延宕多年的新界东北发展,终於付诸实施,古洞北粉岭北新发展区的收地及清拆工作将於今年下半年展开。特区政府称,有关发展计劃分两阶段,首阶段发展168公顷,清拆赔偿及工程成本约为470亿港元,预料提供2.1万个住宅单位,包括1.8万个公营房屋单位;次阶段发展247公顷,目前未有确实估算金额。初步推算整项计劃发展成本超过千亿港元,2031年完成,共提供逾7万个住宅单位,其中,68%为公营房屋。

  从2019年至2031年,是12年。另一个开发东大屿山的规劃,从2019年至2032年首批房屋可供入住是13年。说明按现行体制机制,即使立法会反对派议员不加以阻挠,香港土地和房屋问题要治本是“任重道远”。

  行政长官在2018年施政报告中称“目前,超过150000个家庭和单身长者正轮候公屋,他们的平均轮候时间长达5.3年。”希望8个多月后行政长官在2019年施政报告中再谈公屋轮候问题时有关数据得到改善。如果情形没有明显好转,那麼,“任重道远”就必须向“只争朝夕”转化。

  反思遇阻挠和干扰原因

  香港政治团体应当把它们对待长者综援申领年龄调高的态度,移至支持特区政府顺利发展新界东北和东大屿山上。反对派和爱国爱港政治团体在民生问题上的分野,不在於对待某一项公共政策,而在於为谁和如何对待特区政府。

  在对待长者综援申领年龄调高上,两大阵营政治团体採取相近态度,其实在“为谁”问题上是泾渭分明的。反对派只是为争取选票,爱国爱港政治团体不仅为争取选票,而且为香港居民谋利益,分歧就在於反对派一贯同特区政府对垒,而爱国爱港政治团体是特区政府在立法会的依靠。

  除了靠爱国爱港阵营护航,特区政府需要审视从规劃、收地到房屋建成等费时逾10年的现行体制机制,争取尽可能简化。“九七”前,港英政府开展大型工程需时明显少於“九七”后特区政府开展类似工程。主要原因当然是因为特区政府遭遇反对派百般阻挠和干扰。但是,次要原因呢?这是需要反思的。

  联想第二位行政长官退任后於某平面媒体发表评论称,其任内开展的大型工程没有实际支出大幅超出预算的情况。可见,工程延误、费用超预算等,同“一国两制”保持原有资本主义制度50年不变无关。既然同基本制度无关,那麼,具体体制机制是可以改动的。唯有“只争朝夕”,才能承担“任重道远”。   资深评论员、博士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