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网

大公报电子版
首页 > 评论 > 大公评论 > 正文

香港为打造大湾区高等教育中心作贡献/顾敏康

2019-02-20 03:18:25大公报
字号
放大
标准
分享

  2019年2月18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劃纲要》(以下简称《纲要》),明确了打造粤港澳大湾区的四个重要意义,令人鼓舞。

  香港作为四大中心城市之一,其地位得到《纲要》的进一步确认,其发挥的作用更加明确,那就是“巩固和提升国际金融、航运、贸易中心和国际航空枢纽地位,强化全球离岸人民币业务枢纽地位、国际资产管理中心及风险管理中心功能,推动金融、商贸、物流、专业服务等向高端高增值方向发展,大力发展创新及科技事业,培育新兴产业,建设亚太区国际法律及争议解决服务中心,打造更具竞争力的国际大都会”。

  设大湾区开放课程联盟

  《纲要》尤其指出要“充分发挥粤港澳高校联盟的作用,鼓励三地高校探索开展相互承认特定课程学分、实施更灵活的交换生安排、科研成果分享转化等方面的合作交流。支持大湾区建设国际教育示範区,引进世界知名大学和特色学院,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笔者想聚焦这一点,谈谈自己的看法。

  毫无疑问,在倡议粤港澳高校联盟或合作方面,香港可以发挥更大的作用。香港拥有世界级的优质大学,有五家排行全球100名内的公立大学。

  具体而言,在香港的八家公立大学中,三所在2019年Quacquarelli Symonds(QS)世界大学排名跻身全球前50位和2018年《泰晤士报》高等教育亚洲大学排名前十位;三所新晋大学亦跻身2018年《泰晤士报》高等教育世界年轻大学前20位。香港科技大学和香港大学於《金融时报》全球EMBA课程榜包办冠亚位置;香港大学工商管理硕士课程於2017年连续第八年获《经济学人》评为亚洲之冠;而香港大学牙医学院连续三度获QS评为全球第一牙医学府。

  因此,香港的大学应该在建设大湾区优质高等教育中心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为此目标,笔者建议香港和内地加强沟通和磋商,在三大方面展开合作:第一是强化大湾区高校在线开发课程联盟;第二是在内地开办香港的大学分校;第三是香港高校应制定新政策、为教师去大湾区从事教学和科研工作提供便利。

  第一,在线开放课程合作

  比较容易的高等教育合作就是在线开放课程合作。2018年11月24日粤港澳大湾区高校在线开放课程联盟由中山大学、华南理工大学、暨南大学、华南农业大学、南方医科大学、广州中医藥大学、华南师範大学、广东工业大学、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广州大学、深圳大学11所内地高校联合发起成立;香港大学、香港中文大学、澳门大学等11所港澳高校也加入联盟,将来还会继续扩大。

  毫无疑问,在线开放课程正在引领一场教育变革,因为这可以突破传统教学模式,令大湾区高校学生可以不出校门而选修校外的优质课程,其核心就是通过学分互认而解决学分制的问题。但这相对容易,且未体现出粤港澳大湾区的特色。道理很简单,在线开放课程合作因为没有地域限制而不必局限於粤港澳大湾区的高校。儘管如此,在线开放课程合作的前提必须把好质量与标準关,而且要解决内地与香港学分制度的差异。

  第二,大湾区香港分校

  香港高校到大湾区开办分校应该成为趋势。中科院院士、香港大学教授叶嘉安表示,香港高校由於过去不能在内地独立办学,为此目前除了香港中文大学深圳分校外,香港高校在内地多以合作建设校区或设立研究院模式在大湾区发展。如果允许香港高校在大湾区办分校,重点招收内地优秀的研究生或博士生,不但可以解决校舍问题,而且对粤港澳三地科研学术水平都有提升。

  据网上查询得知,浸会大学十多年前便已和北京师範大学於珠海开办“北京师範大学─香港浸会大学联合国际学院”,成为首间两地合办大学。中文大学於2009年开始研究在深圳设立校舍,并於2011年决定和深圳大学合办香港中大深圳分校。同样在2009年,香港大学亦订立了“向北”发展的目标,包括在深圳东湖医院设立牙科中心及教学医院作实习用途、和深圳大学医学院合作开设私家医院、在深圳开设虚拟大学城,以及设立港大分校等。2011年,为加强港大、深圳、珠三角及内地工业的关係,香港大学深圳研究院在深圳市政府支持下正式成立。香港理工大学最近透露计劃在内地设立分校,分校目标是兴建教学酒店或教学复康中心,为学生提供更多实习机会。香港城市大学正在与惠州市政府洽谈合作营办分校,专门取录研究生。科大计劃在广州设立分校,目前正与当地市政府磋商。

  香港高校在大湾区设立分校,可能需要解决几个方面的问题。

  第一是制度性问题。中山大学中国公共管理研究中心研究员许长青曾表示,港澳在内地开设分校或联合办学,审查通过难度极大。相信《纲要》出台可以令两地政府协商更加有效的解决办法。

  第二是改变观念问题。目前香港的高校在大湾区设立分校或研究院,採取的模式通常是地方政府主动要求,并出地出钱,而香港高校大有“皇帝的女儿不愁嫁”的感觉。合作应该是互动的,内地政府可以姿态高些,但香港高校也应该更加主动些,尤其应当游说当局允许投资内地分校。

  第三是解决质量管理问题。分校学生的质量管理应该与香港高校基本一致,毕业证书是否有区别值得进一步探讨。

  放宽教师内地兼职限制

  第三,鼓励香港高校教师去大湾区高校兼职

  香港的大学管理层应改变思维,允许更多的大学教授去大湾区内地高校兼职。香港高校有不少学科具有优势,高校教师去大湾区高校兼职符合《纲要》所提及的“探索採用法定机构或聘任制等形式,大力引进高层次、国际化人才参与大湾区的建设和管理。”

  高校兼职是一种共赢的局面,既利於帮助内地高校的学科建设,也利於提升香港高校在大湾区的知名度。为此,香港的高校要重新审视“校外教学”或“校外工作”的政策,对大湾区高校“特聘教授”岗位要给予更多政策上的支持。

  总之,按照《纲要》精神,打造大湾区高等教育中心绝非空想,而是切实可行。关键是转变观念,优化制度,鼓励合作,再加上“一小时生活圈”的交通便利,三地的教育资源使用就会发生质的优化,产生巨大的影响力和效益。

   全国港澳研究会理事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