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网

大公报电子版
首页 > 评论 > 大公评论 > 正文

加快国民教育制度体系建设\黄锦良

2019-02-26 03:18:05大公报
字号
放大
标准
分享

  农曆新年之前,国家教育部公布了2018年基础教育国家级教学成果奖获奖名单,“香港爱国学校的国民教育实践及探索”得到评审委员会专家的肯定和讚赏,获得一等奖。这是香港首次参加国家级教育成果评审并获此殊荣,值得骄傲与庆贺,各大传媒都热情洋溢地作了报道。

  获奖的教育成果由教联会、汉华、香岛、培侨、劳校和旅港福建商会教育基金等六个本港办学团体联合申报,可以说是香港传统爱国学校在长期不懈的国民教育实践中,心血和智慧的凝聚,历史经验和教育专业精神的总结。

  获奖原因,正如众多传媒所报道,在於建构出一套有别於一般研究对本港国民教育的论述体系,藉以反映一群投身於教育事业的爱国者,在经历港英管治以至回归以后,竭尽所能推进国民教育。具有深入推进“一国两制”实践的重大意义,是重构香港学校国民教育体系的重要一环。

  国民教育成果受到肯定

  该项成果揭示了推进香港国民教育的六项重要元素。包括:不忘初心,努力实践爱国主义教育办学理念;取得教师认同,全力培养下一代;课程目标,既能守护追求品德及对国民身份认同等多元价值,又能在社会发展过程中创新手法,适应环境的变化;课程设计上,发挥校本特色,以跨学科手法施教,强调学生的参与和体验;教学方式上,具备体验式、生活化特点,令学生由认知提升至情感与行为层面;同时,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实践活动。六项元素相辅相成,缺一不可,是国民教育实践和探索取得成功的关键。

  评审委员会从教育专业角度,对所申报的成果进行审慎科学的分析评估,要求十分严格。要求体现立德树人和时代精神,发展素质教育,遵循学生身心发展和教育教学规律。围绕解决基础教育教学过程中的实际问题和未来挑战,创造性地提出科学的思路、方法和措施,经过实践检验,使问题在实践中得到有效破解,对於实现培养目标、提高教学水準和教育质量效果显著,产生广泛而积极的影响,且至今仍发挥示範引领作用。

  国民教育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其核心内容,在於增加学生对国家历史文化和社会发展现状的正确认识和深刻了解,掌握国情,培育民族感情和认同感、归属感,并将个人未来价值的实现与国家发展的命运紧紧联繫在一起。在香港目前形势下,健全国民教育体系制度,推进国民教育,重要性和紧迫性愈发突显。故此,这次获奖,不仅是对传统爱国学校在国民教育实践及探索方面的肯定和讚赏,使其具有了代表性和典型意义,也为香港健全国民教育体系制度、推进国民教育,树立了榜样,提供了可资借鉴的宝贵经验总结。

  香港的国民教育历史悠久。回归前,主要由民间推动,传统的爱国学校一枝独秀,对培养爱国爱港人才,发挥不可低估的作用。回归后,国民教育由特区政府和民间共同推动。在此期间,传统爱国学校的经验和令人骄傲的成果,应当成为政府健全国民教育体系、推进国民教育的基础,传统爱国学校的中坚力量应当受到重视并且得以有效发挥。

  不久前,我在接受媒体採访时表示,香港国民教育实践得到国家肯定,令本港教育工作者颇受鼓舞。希望团结凝聚香港各爱国学校,梳理推广国民教育的经验和心得,并将实践经验传播至本港各学校及社区,消除社会上的误解,令国民教育不再被妖魔化且能获得更广泛的认同与支持,为培育“对国家有认同、对民族有担当、对社会有贡献”的下一代而努力。

  总结推广爱国学校经验

  从总体看,政府要健全香港国民教育体系、在制度上提供保障,推进国民教育事业,任重道远,还要下许多功夫。这裏有两个关键:

  首先,要坚定信念,克服困难,排除来自各方干扰,为持续推进国民教育创造所需良好社会环境。七年前,教育局在单独设立德育和国民教育科时遇到挫折,最终被搁置。此事突显香港推行国民教育仍存在较大阻力和障碍。但不能因此而畏首畏尾。所谓吃一堑,长一智,特区政府需要从社会政治和教育专业发展两个角度来分析,从而化解矛盾,解决问题,更好更顺利地推进国民教育。

  其次,是教师团队的培育和正能量的凝聚。要凝聚起理念相近、能够齐心协力推进国民教育的教师团队。他们首先必须具备从事国民教育的良好素质和热情,从而传道、授业、解惑,做到滴水穿石。教师团队的建设,是现实面临的重要问题,交流培训工作不可或缺。政府可以引导学校,在与内地学校缔结姊妹学校过程中,或在其他交流活动中,增加对相关教师的培训。也可以安排集中培训,使这些教师具备所需的条件。

  香港回归二十多年后的今天,国家改革开放持续深入,“一带一路”和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展开,香港融入国家发展大局,这一切都是利好的大环境。政府的重视,宪法和《基本法》教育的推行,加上传统爱国学校的典型意义和示範作用,都是有利因素。因而,加快香港国民教育的推进和体系制度建设,此其时矣。   香港教育工作者联会会长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