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网

大公报电子版
首页 > 评论 > 大公评论 > 正文

政府工作报告的民生关怀\叶建明

2019-03-06 03:18:15大公报
字号
放大
标准
分享

  每年全国“两会”期间,政府工作报告都是中国与世界关注的焦点。细读今年度总理李克强的政府工作报告,民生之风扑面而来,是一份接地气、察民情、重民生,乾货满满的报告。国事家事事事相关,两万字的报告装着14亿人的民生,政府工作报告充分体现了中央“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路”。

  施政理念以“人”出发

  政府工作报告在关係国计民生的很多具体措施上,有超预期的内容,给人惊喜。工作报告首次将就业优先政策置於宏观政策层面,提出城镇新增就业1100万人以上,既保障城镇劳动力就业,也为农业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留出空间。以“人”出发的施政理念,“只要就业稳、收入增,我们就更有底气。”

  为了稳就业,激发企业活力,政府工作报告提出,要实施更大规模的减税。普惠性减税与结构性减税并举,重点降低製造业和小微企业税收负担。将製造业等现行16%的税率降至13%,确保主要行业税负明显降低,确保所有行业税负只减不增,并将推进税制简化。政府工作报告还说,2018年全年为企业和个人减税降费约1.3万亿元。2019年减轻企业税收和社保缴费负担近2万亿元。如此大规模的减税力度空前,足见中央对市场释放出的信息。

  报告提出要明显降低企业社保缴费负担。下调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单位缴费比例。而且既要减轻企业缴费负担,又要保障职工社保待遇不变,养老金合理增长并按时足额发放,使社保基金可持续,企业与职工同受益。这些政策保障的不仅是企业权益,更是企业员工以及他们家庭的权益,是稳增长、保就业的重要一环,令企业有获得感,必然会有效地实现“放水养鱼”,增强企业后劲,提升企业活力。

  不少民众反映,“两会”越来越受到广大民众关注与重视。因为民众开始越来越感觉到国家大事、国家发展与自己的生活和利益密不可分。有媒体梳理出2019年政府工作报告20个“民生红包”,包括教育、医疗、就业等内容,每一项都与人民的生活息息相关。

  在医疗、养老方面,报告提出的措施十分务实,包括继续提高城乡居民基本医保和大病保险保障水平,减轻大病患者负担;继续提高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让老年人拥有幸福的晚年,后来人就有可期的未来。

  此外,还有两年内基本取消全国高速公路省界收费站,持续推动网络提速降费,流量资费再降两成以上等看得见、摸得着的惠民政策。把群众获得感作为施政焦点,把百姓最关切的事情一件一件解决好,的确做到“民之所望,施政所向”。虽然今年的“两会”是“平年例会”,但平年不平凡。从政府工作报告可以看到经济发展中的惊涛骇浪。当前内外环境複杂,经济发展不确定因素很多,财政压力大。但是,即便如此,中央政府依然顶住压力,强调基本民生投入确保只增不减。支持社会力量增加非基本公共服务供给,满足群众多层次、多样化需求。同时令居民收入增长与经济增长基本同步。总理李克强说,中国发展仍然处於重要战略机遇期,绝不能让基本民生保障出问题。

  惠民生成重中之重

  中国目前依然是发展中的大国,2018年人均GDP全球排名才第72位,需要解决的问题千头万绪。但民生的解决是第一位。重视民生、改善民生、保障民生是中国政府神圣职责和终极目标。正如中共十九大报告指出:增进民生福祉是发展的根本目的。必须多谋民生之利、多解民生之忧,在发展中补齐民生短板……保证全体人民在共建共享发展中有更多获得感,不断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全体人民共同富裕。

  坚持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令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人民群众,就需要抓住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据悉,为了撰写政府工作报告,撰写班子总是要广泛听取意见。最近5年,更进一步利用网络连接面广的优势,在网上了解广大网民的意见和建议。今年20多家主流网络媒体平台,第五次开展“我向总理说句话”网民建言征集活动,共收到了33万多条建言,甚至国际网友的建言数量也在明显增加。

  在2019年春节团拜会上,国家主席习近平回望过去一年时指出,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持续增强,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实现了良好开局。而据知情人介绍,近期,财政部、人社部、住建部、交通部、工信部等部门陆续召开年度工作会议,部署2019年重点工作,其中惠民生成为一大关键词。

  人民群众的事儿,再小也是大事儿。2019,值得期待!

全国政协委员、香港泉州社团联会会长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