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向野心勃勃的区诺轩近日连番撰文,就反对派所谓“新区选战略”指点江山,他的文章有两个目的:一是要炮轰戴耀廷的“风云计劃”,準确一点是“港独版风云计劃”,这个计劃在没有部署、没有资源、没有协调之下,派出大批“港独”分子出选多个选区,不但是纸上谈兵、甘当炮灰,更严重影响反对派的选举部署。区诺轩不断撰文对“港独版风云计劃”冷嘲热讽,某程度是代表反对派向戴耀廷说不,要他尽快收手,不要再影响反对派的选战部署。
刻意“漂白”激进形象
二是要为反对派区选下指导棋,显示自己作为反对派选举“智将”的能力,继而对戴耀廷取而代之。日前他又在《苹果日报》撰文大谈区选战略,又引用毛泽东、又《孙子兵法》,继而得出一个令人振聋发聩的战略,就是“民主派各党至少应该思量对手强弱、选区构成以及候选人特质服务地区,派专业人士到中产区、派年轻人长年耕耘公屋区。”这不是废话吗?谁都知道区选就是以己之长攻敌之短,区诺轩的战略谁都知道,包括反对派一众大佬,但问题是人选、资源何来?加上反对派一向轻视地区工作、忽视地区议题,在地区上缺乏经营,这些才是反对派在区选弱势的主因,区诺轩以为自己发现了新大陆,确实不负“智将”之名。
区诺轩的意见当然不值一提,但这不代表反对派在区选上是无所作为,恰恰相反,汲取了以往在区选上的弱势,汲取了之前几场补选的失败经验,反对派其实也在调整区选策略、地区工作策略,在这次油尖旺区会大南区补选更加清楚看到反对派最新的区选战略。
由於当区议员莊永灿病逝,当局将於3月24日举行补选填补议席,由莊永灿徒弟、经民联的李思敏与反对派推荐的“社区前进”李国权竞逐。本来,这是一场传统意义上的建制派与反对派对决。如果是以往,身为激进社运分子一员的李国权,肯定会大打所谓抗争牌,将地区问题、社区议题政治化,继而全力政治攻讦对手,并且不断挑动地区上的政治气氛,而李国权也会强调其“佔中”、社运、激进背景,就如以往的“人民力量”、“社民连”一样。然而,这次反对派的选举部署却大不一样。
首先在个人形象上,李国权不再以“佔中”分子包装,相反外表打扮斯文,一副社区文青的样子,更加大力标榜其社工身份。在选举议题上,几乎清一色是地区议题、民生事项,如果将其名字掩去,随时令人误以为有关候选人代表的是建制派。在选举单张上,宣传的不是抗争、政治,而是“扎根地区”、重视民生、“社区充权”等等,这些都是十分的不反对派,也与李国权的背景不同。
李国权是一名激进社运青年,这不是别人说,而是他自己承认,李国权在2016年接受网媒专访时透露,自己是边缘青年,生活相当颓废,在中学会考后曾经做清洁、收银员、藥房、餐厅和网吧,但每一份工作都不长久。“夜晚就由旺角飞单车去到尖沙咀码头,识吓女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