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网

大公报电子版
首页 > 评论 > 大公评论 > 正文

英国是“乞求者”多於“施捨者”/秦正韬

2019-03-15 03:18:10大公报
字号
放大
标准
分享

  英国国会人权联合委员会,於当地时间周二(12日)发表关於英国国际协议中的人权报告,声称,建议在未来与香港特区签订的贸易和投资协议中,引入与人权相关的条款。当中提到英国外交和联邦事务部认为,虽然“一国两制”在大部分範畴中也运作良好,但《中英联合声明》所保障的高度自治、权利等持续受压,云云。

  香港的反对派对此欢呼雀跃,以为迎来了“美英联手抗中”的“历史性时刻”。《苹果日报》更是头版报道,引述反对派政客称“反映英国正在採取行动”、“中国将面临巨大压力”。显而易见,这是极其可笑的反应,也是一种极其幼稚的政治表现。

  英国乱象丛生自身难保

  就在一天之前,英首相文翠珊还接连遭遇重大政治挫败,在国会脱欧投票中一败再败,内阁四分五裂,保守党倒戈的倒戈、退党的退党。在文翠珊领导之下,整个英国陷入近半世纪以来最大的政治乱局。一个面临脱欧不成的岛国、一个经济不断下滑的小国、一个被欧盟抛弃的国家,自身尚且陷入政治泥淖中难以自拔、能否顺利渡过脱欧政治灾难还是一个疑问,还有能力拿所谓的“人权”藉口来“要挟”与中国香港特区的自贸谈判?

  就在一个月前,英国防大臣韦廉信接受访问时大放厥词称,将航母部署到太平洋争议海域,其第一次执行作战任务地点将选在中国与别国有航行权争议的海域,以“维护国际秩序”。结果立即遭到中国的反击,传媒报道,英国财政大臣夏文达访华谈贸易的行程被取消。这一事例充分说明,英国手上根本没有任何“牌”可以打,也没有任何足以和中国“叫板”的筹码,以“人权”为藉口,足以成为世人笑柄。

  英国当然有权去拿“人权”说事,要过过“嘴瘾”这是他们的自由。但政治现实就是,不论政治时机、政治实力还是政治大势,英国都早非“日不落帝国”,在经济动荡与国际地位严重下滑的今天,英国没有这种能力与实力“以人权威胁”中国。

  一年前,英财政大臣有句话说得好:“我们现在要做的,就是要接受现实,并把退出欧盟后短期对英国经济的不利影响降到最低;同时从长远上实现获益最大化。”什麼是英国的现实?现实就是英国已是二流国家,没有实力与中国对等看待。

  而伦敦国王学院刘氏中国研究院院长克里.布朗(Kerry Brown)去年初在《外交家》的一篇文章说得更直接,种种迹象表明,中国已经把英国看作“恳求者”,双方“不平等”。

  英国试图在脱欧后把自己塑造成一个全球贸易国家,但是,脱欧的不确定性已经令世界各国不安,文翠珊推迟批准中国投资核电站还曾导致两国关係降温。与此同时,法国和德国却在大力推进对华关係。德国位置更加有利。2016年,中国已经成为德国最大的贸易夥伴;法国不甘示弱,马克龙总统抢先英国一步,新年一过就去了北京,而且给中国领导人送了骏马,寓意“马到成功”。

  如果英国因所谓的“人权问题”不愿做生意,那麼没关係,大把国家等着。一周之前,意大利总理孔特还明确表示,将与中国签订“一带一路”谅解备忘录,支持并加入该倡议。这是首个西方国家的决定,协助中国突破了美国的围堵。中国完全可以加大与其他国家的经贸往来,填补英国的空缺。

  英国拿“人权”对香港特区落实“一国两制”来说事,这将注定是一件不可能成功的任务。中央政府是绝不会容忍这种公然干预内政的行为,也必然会採取反制措施,英国有这种实力与底气吗?

  反对派活在自我幻想当中

  更何况,“自贸谈判”是一种互利双赢的政治协商行为,而不是“施捨”。特区政府行政会议成员、资深大律师汤家骅接受访问时表示,一般而言,国际间是可以在贸易及投资协议中引入相关条款,但就需要双方同意并寻求共识。他认为即使引入人权条款,香港也不会害怕,因为他认为香港在保障人权绝对符合国际水準。

  对於报告中指香港政府打压集会结社自由及阻止民选议员就职,是影响港人的基本人权,汤家骅就回应指这些都与“港独”有关。他期望英国亦能理解彼此在政治上的情况及少一点偏见,并强调“港独”、影响“一国两制”基础是香港绝对不允许的。

  回到一个根本问题,英国在香港有多大的利益、英国能承受与香港特区决裂的后果?1984年3月,正值中英谈判香港前途问题进入关键时期,怡和宣布把公司的註册地从香港迁移到英属自治区百慕达,事实证明,这种做法不仅让英国人失去仅有尊敬,更直接失去在香港及内地的发展机会。而香港即使没有了英资洋行,也不会有大的损失。

  英国如果还以为自己是“施捨者”,那就实在是不自量力了。香港的反对派如果以为英国有能力、有实力、有魄力替他们“出头”,那更是一件令人可笑的事。反对派政客可以继续自我幻想,但政治现实,总是无情的。

   资深评论员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