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网

大公报电子版
首页 > 评论 > 大公评论 > 正文

支持警队主动出击惩暴/陈文鸿

2019-07-31 04:24:01大公报
字号
放大
标准
分享

  香港形势不可能容许更坏了。

  从佔领道路、衝击政府总部、围堵警察总部、佔据立法会大楼,到衝击中联办大楼,把暴动扩散全港,这样的示威与暴动结合起来,令秩序失控了。从这次以反修例为藉口开始,“港独”、亲英亲美、“反共反中”分子结合起来,已不是反对个别政策,而是反对中央和特区政府,意在颠覆政权。现在暴徒已经开始製造土製炸弹、燃烧弹,下一步的暴力会走上怎样的道路呢?

  特区政府的资源条件、人力物力财力都胜过暴徒,即使暴徒背后有美国的支持、资助,双方的力量对比仍然差异巨大。但为什麼今次的遊行示威演变成暴动,特区政府的应对却看似被动消极?

  乱港派的策略是将和平示威与暴动混为一体。一是利用参与和平示威的市民作掩护,使特区政府有所顾忌;二是由示威结束后即时转变为暴动,两者紧接一起,有利争取更多人参与暴动,扩大声势,妄想以人多势众来吓退政府与警察。

  但是,多次暴动衝在前头的“领头羊”基本都是同一群体,人数有限,亦大有可能是受到组织和训练的特定一群。假若警察可以当场地把这个群体瓦解、拘捕,暴徒便会变成群龙无首、一盘散沙,难以抵抗警察的驱散行动。而即使暴徒当场捉不到,事后警察亦应该继续深入调查,把这个幕后指挥暴动的群体牵出来,只要能拘捕“领头羊”,便足以吓走其他人,使下一次暴动少了这些搞事骨幹。

  对付暴动,由於这不是乌合之众的起哄,而是有组织,有详细的规劃支援,最佳的方法是打击其出击的先锋,从而使背后组织和指挥失去执行力,无法推展暴动按原定的计劃和目标进行。

  警方现时的做法是被动的抵抗,反攻也只是驱散,未有大规模拘捕行动,令暴徒有机可乘,随意转换战线,也使警察疲於奔命。

  “7.21”当天,暴徒发放假消息扰乱警方部署,再衝击西环中联办大楼,玷污国徽、在大楼外墙写上侮辱国家民族的字句、试图撬毁中联办后门铁闸,大肆破坏后“撤退”至上环与增援的警察对峙。警方目前仍将部署重心放在添马政府总部等核心区域,面对暴徒在不同地区突袭,警方一时间难以分兵防守,到警察完成布防时,暴徒又可以假装一般市民乘坐港铁迅速离开。

  故此,对付这样的暴动,警察最佳的方法是主动出击,在暴动前搜捕疑犯,在暴动中大批拘捕走在前头的先锋。只要把首要的二、三百人拘捕和备案,便足以阻止他们继后的暴动。少了这些骨幹,乌合之众不易接受背后组织的指挥,也抵抗不了警察的驱散。他们便没法实现其目的、扩大影响。

  十一月区议会选举临近,若香港社会不能尽快恢复平静,将不利於支持特区政府依法施政阵营的选情,但政府、政治人物更不应为选票而无原则地妥协让步,警方应主动出击,逮捕暴动骨幹,增强阻吓作用。同时,在舆论上应把事实铺陈、清楚解释问题,以争取更多市民支持。

  香港珠海学院“一带一路”研究所所长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