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网

大公报电子版
首页 > 评论 > 大公评论 > 正文

青年读书荟/放下小我 融入大我/赵阳

2019-09-14 04:23:39大公报
字号
放大
标准
分享

  图:半个多世纪来,江启明走遍香港山川河谷,见证种种变化

  ──江启明画笔下的香江情怀

  江启明先生今年已经八十七岁了,依然笔耕不辍,一张张画纸即是一个个情景交融的乾坤,然后汇集成广阔的艺术天地和深厚的人文情怀:讲述着香港的过去、现在与将来,勾勒出狮子山下的城市气质、精神和血脉。他说他的艺术理想就是“放下小我,融入大我”──实际上,这也是他的画作能获得成功的重要因素。

  去年,中华书局将他创作的香港乡村风情系列作品结集成册,封面上的副标题写道:“江启明画笔下的乡郊岁月”。而当我一页一页的品读之后,除了感受到江先生的绘画技艺不但宝刀不老、而且随着岁月的积澱越发大气磅礴厚重之外,更能感受到他画笔之下,流淌着对这座城市越来越真、越来越沉的爱。

  写我情深画香江

  第一次现场观摩江先生的画展,是在2002年,那时我还是一名在校大学生,专程从成都赶到香港。记得那次画展的地点是在上环文娱中心,展出了江先生六十幅作品,主要是油画及素描──那些画作印证了香江两岸的变迁,却又不会让人产生阅读历史时衍生的沉重和苦涩,彼时恰逢香港回归五周年,江先生的画既从生活细节中敏锐地捕捉到人心回归的点滴,又史书般地展现出一个城市发展的人文脉络。

  我之所以关注到江先生的画,正是缘起於对香港文化研究,他於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出版的《香港史画:江启明香港写生画集》《香港今昔:香港史画续篇》《香港明天会更美画集》等,为香港文化研究提供了丰富的养分。江先生从1954年开始画下第一幅香港写生素描,其教授及绘画事业生涯,至今已逾半个世纪,他在接受媒体访问时说,香港是他出生及成长的地方,怀着一份浓厚的感情,他每每透过画笔写生,把这个地方的历史变迁与生活文化记录下来,几乎把香港的每一角落都画遍了。“小的时候就知道,在香港从事艺术工作哪能赚大钱,何况是六十多年前?当时在香港,出色的西洋画家很少,厉害的都到海外去啦,而多数画家都画中国画。”但这份热爱就是不能言喻,他初中毕业后便到美术学校打工,一笔一笔地画,一点一滴地学,终成一代大家。认準真爱、坚定理想、不懈追求,最终又用高度的艺术反哺了这个他生活了一辈子、爱了一辈子的城市。江先生的艺术之路无疑对当下的香港青年有着深刻启迪。

  融入大我天地宽

  江先生对创作主题的选择,一如既往地保持着“深爱和真爱香港”的风格。这一点在《香港村落》一书中得以延续和深化。这本书中的画作由1950年代写到2018年,简直就是香港的发展通史:香港定名、人口概况、文物遗蹟和生态等都记录在案,具象地记下六千多年前,新石器时代大屿山石壁、长洲东湾的古代石刻、东龙岛的“石壁画龙”、大屿山的“石圆环”遗蹟;粮船湾的罕见属酸性六角火山岩柱;连荔枝莊出现的火山弹(嵌在凝灰岩中的熔岩喷出物),甚至吐露港的菊石化石。

  除了历史的讲述,江先生的画更讲究情景交融,他既是观察者,也是亲历者,他说他的艺术理想就是“放下小我,融入大我”──实际上,这也是他的画作能获得成功的重要因素。因为,倘若不放下小我,就很难有更开阔的艺术视野和更深刻的人文层面探索。

  在我看来,有“大我”才能有大爱,有大爱才能有力量。江先生作於1987年的铅笔纸本《狮子山下》,非常鲜明地体现了他突破艺术上升瓶颈过程中,大我和大爱的力量──融入大我天地宽。《狮子山下》运用画面的阴阳对比,以樸实的风格描绘出狮子山1980年代的风貌,从艺术角度纪录了象征香港奋鬥精神的地标。江先生曾经分享过这幅画的创作历程,作为过来人,他见到过经济起飞的香港:狮子山山坳为来往九龙及新界之必经通道,山麓下是一些农户与农田,而1950至1960年代开始兴建大量木屋,时移世易,木屋区已变成一幢幢新型住宅,“狮子山可以说是见证了香港的变迁,特别是1970年代脍炙人口的电视剧《狮子山下》,便刻画了当时普罗大众为生活打拚的面貌。画作也一定要透过微观表达大义,艺术才有希望,生活才有希望,城市才有希望。”

  写到这,我除了想再次向大家推荐江启明先生的新作《香港村落》,更想和大家分享他的一句话:“我虽是画家身份,却一生对本土有一份不可分割的情怀。生於斯,长於斯、受教育於斯,够鐘就会长眠於斯。”对於香港,如果爱,请深爱。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