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网

大公报电子版
首页 > 评论 > 大公评论 > 正文

政情观察\当前香港政治的新特点\杨坚

2019-12-09 04:23:51大公报
字号
放大
标准
分享

  香港特别行政区第六届区议会选举结束后,不少评论都拿2003年11月第二届区议会选举做比较,因为,二者有一个共同点,即:都是由於政治形势突变,使“拒中抗共”的政治团体取得胜利。2003年7月,第二届特区政府为落实《基本法》第二十三条所推行的本地相关立法被迫中止,嗣后将有关草案正式撤回,但是,有利於反对派的政治形势已无法扭转,导致第二届区议会选举民主党派120人参选,95人当选,得胜率达79%,民建联派206人参选,仅得62人当选,胜率仅30%。2019年7月,第五届特区政府修订《逃犯条例》被迫中止,嗣后又撤回修例,但是,不利於建制派的政治形势进一步恶化,导致反对派政团和个人取得第六届区议会选举压倒性胜利。

  在注意到以上相同点的时候,更必须重视的是不同点,亦即第六届区议会选举所折射的当前香港政治的新特点。

  首先,当前香港政治形势较2003年严峻。

  反对特区政府落实廿三条的鬥争不是“颜色革命”,而是香港特区宪制架构内的政治行为。“拒中抗共”政治势力发起2003年七一遊行中首次喊出“反对廿三、还政於民”的口喊,在迫使特区政府终止廿三条本地立法工作之后,才企图趁政治形势对其有利而逼迫特区政府立即启动政制改革、争取所谓“真普选”。即便如此,反对派的行为没有逸出所谓“和平、理性、非暴力”的框架。

  这一回,“反修例风波”是典型的“颜色革命”(我名之曰“黑色革命”),旨在夺取香港特区管治权,进而变香港为独立政治实体。

  二者性质差异,决定了反对派的部署不同。16年前,反对派缺乏一整套部署,进入2004年,面对全国人大常委会解释《基本法》并为香港特别行政区2007年行政长官和2008年立法会产生办法做决定,他们显得不知所措,香港政治形势很快被爱国爱港阵营所扭转。这一回,反对派摆出乘胜追击的架势。“黑色革命”在夺得了区议会控制权这一首阶段目标后,已展开争取明年第七届立法会选举胜利这一次阶段目标的行动。

  其次,美英对当前香港政治的介入明显超过16年前。

  2003年,美国和英国官方反对特区政府落实廿三条,尤其,美国政府和国会在当年6月下旬的表态,对反对派起到了重要的鼓舞效果。美英在私下的活动,则讳莫如深。但是,美国对中国是既接触又遏制,英国则顾及其在香港的既得利益,所以,没有打算在香港搞“颜色革命”。

  而今,美国已视中国为其主要对手,全面遏制中国;随着《中英联合声明》进入历史博物馆,英国更着意如何维护其在香港的影响。於是,在英国积极配合下,美国高调反对特区政府修例,策动和指挥“黑色革命”,幕后活动不怕留下种种痕迹,公开支持可谓不遗余力。

  相比较,16年前,美英干预香港是时显时隐;而今,则不依不饶力图逼北京接受其“共治香港”,如成事,则将谋求完全控制香港。

  最后却绝非次要的是,爱国爱港阵营面临空前考验和挑战。

  儘管第二届区议会选举民主党大胜而民建联大败,但是,在529个席位中,反对派整体只佔161席,在18个区议会中,仅控制深水埗和葵青两个。第六届区议会,反对派在452个议席中取得385席,控制了除离岛以外的17个区议会。

  政治形势是各个政治派别或阵营的力量对比,不是其中任何一派或任何一个阵营的力量的自我观照。坦率地说,建制派在第六届区议会得票数儘管较第五届明显增加,但是,议席大幅减少,必须承认当前香港政治形势是严峻的。

  有一种观点:建制派与反对派在第六届区议会所得选票仍维持四比六,反映香港政治基本态势未变。

  我不同意这样的看法。因为;

  第一,香港的选举制度发生了变化。第二届区议会仍有政府委任的议员,他们属於建制派,削弱了反对派在全部区议员中的比重,以至於大多数区议会仍掌握在建制派之手。而今,没有了委任议员,反对派以与建制派六比四的得票比率却一举控制了17个区议会,还将掌握第七届立法会的其中一个由区议会推选的议席,以及第六任行政长官选举委员会中由区议会推选的所有席位。

  第二,所谓“四比六”得票比率背后,是香港政治基本矛盾深入。2003年7月,自由党一度站在特区政府对面,却是暂时现象。如今,工商界背景的政治团体反对或质疑特区政府修例;其中,自由党的离心离德倾向明显,意味着建制派正经历空前分化,甚至呈现分裂的迹象。

  建制派是较爱国爱港阵营广泛的政治集合,二者都具统一战线性质,处理分化甚至分裂,是前所未有的课题。   资深评论员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