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网

大公报电子版
首页 > 评论 > 大公评论 > 正文

青年读书荟/融入时代奋发图强方能不负韶华/赵 阳

2020-01-24 04:23:55大公报
字号
放大
标准
分享

  图:细看赵忠祥的《岁月随想》,就会发现现今香港年轻人最需要的就是奋发图强的精神、毅力和勇气

  ──读赵忠祥《岁月随想》

  在50多年的电视生涯裏,他创造了无数个无法超越的“第一”:新中国第一位男播音员,第一位採访美国总统卡特的中国记者,参与和主持央视春晚超过15届,转播与主持国庆大典9次,以及为《动物世界》《人与自然》节目配音解说两千五百多部(集),解说文字达一千八百多万字。

  他在人世间兜了一圈,最终在生命起点的日子归去了。赵忠祥,他那独特的声音,被誉为新中国的一个文化符号,温暖了几代人、也陪伴了几代人。他曾经说:“我是被时代造就的一个人。”回顾他人生这七十八年,也曾有许多往事难以忘记。他的第一本著作《岁月随想》,出版於上世纪九十年代,但在2020年代的当下,我再一次捧读它,仍然被融入到字裏行间的情怀和理想、信念和追求、拚搏和进取所深深打动。

  施展才华报效祖国

  《岁月随想》全书30万字,共收录了回忆性散文随笔34篇。从这些随笔中,除了能看到赵忠祥对播音和主持艺术的独到见解,更能看见一个“声音”之外、“生活”之中的赵忠祥。尤其引人入胜的是,这本书揭示了赵忠祥之所以能够创造无数个新中国的“第一”、获得巨大的事业成就,有一个至关重要的因素是:他将自身的理想,坚定地融入时代的需要、祖国的需要,他认真的积累学识、提高能力,在一份热爱、一份付出中,攀登着事业的高峰、收穫着命运的回报。关於“立志”的故事,集中在《昨夜星辰昨夜风》这篇文章裏。

  1959年,时任国务院总理周恩来到中央电视台视察,当了解到电视台缺少播音员的情况后,亲自批示在北京的中学生裏挑选电视播音员。北京市第22中学的学生赵忠祥从千人中脱颖而出,成为了新中国的第一位男播音员。那时,中国的电视事业才刚刚开始,工作人员很少,播音员是一份“苦差事”,除了播音,要幹很多并不相干的“杂事”,而且为了国家的需要,赵忠祥放弃了读大学的梦想。读到这,我不禁想问:赵忠祥并非生於盛世,时代的种种风雨对个人的事业还有着多方面的影响,他后悔吗?他抱怨吗?他遗憾吗?我很快找到了答案,他这样写道:“我与我同时代的人经历过共同的风雨,也感受过大体相同的欢乐,有着执著的追求,也遭受过各不相同的磨难。

  喜悦、忧愁、悔恨都曾围绕过我。值得欣慰的是我至今仍从事着我喜爱的工作,并投入了我全部身心。中国电视事业的发展提携了我,我随着中国电视事业的发展长大,我是这个宏伟机体的一个零件。我有生之日总在思考如何施展才华,为我从事的工作竭尽全力,报效生我养我的祖国。”

  事实上,在祖国发展的进程裏,在每一个前行的年代、每一寸进步的光阴裏,像赵忠祥这样施展才华、立志报国的人千千万万,正是他们,在坚定理想中面对各种困难越战越勇,也正是他们,在实现理想中坚守初心、坚定不移。

  立足长远把握当下

  报效祖国,从来不应该是一句空话。这样的家国情怀,需要一代又一代人勤学苦练。《岁月随想》讲述了年轻时的赵忠祥是如何练功、坚持不懈的,这对於当下的零零后们有着重要的启示和激励:“冬练三九,夏练三伏,寒暑不辍,这并不是一件容易事。我们不论头天晚上播后会开到几点,睡得多麼晚,第二天5点以前就得起床,乘第一班车,在北海公园大门没开之前就等在那裏。三年风雨无阻,北海公园每天的第一批遊客,下雨打着伞进去,下雪时,在白茫茫一片园地上留下第一行足迹,现在回想起来,不得不佩服当年的劲头。”

  或许,很多人在青年时代都种下过报效祖国的理想之种,但并不是所有的种子都能够发芽生根长成大树。我们需要的是奋发图强的精神、毅力和勇气。这让我想到了香港在全球科技创新中心建设这个事情上,香港成立了很多青年创业创新组织,但是,具体到成果转化上,似乎还有很大的空间。热情和理想转化为现实的硕果,需要的,正是那份“劲头”和韧性。

  融入时代,奋发有为,方能不负韶华,不负青春。青年朋友们,让我们坚定理想,爱国爱港,立足长远,把握当下,秉承狮子山精神,心存真挚,知重负重、苦幹实幹,我们每一个人,都有机会如赵忠祥那样,成为香港、乃至国家的时代符号。“无论遇到怎样的大起大落,无论受到什麼样的委屈,无论历经怎样的艰难痛苦、坎坷、曲折,过去、现在和将来都不会,也不可能动摇我的信念。”奋鬥的青春最美丽,那一路上的风景,注定是春天的和煦明媚、桃红柳绿,夏日的浓荫遮天、荷香沁脾,秋日的蝉嗓高枝、丹桂袭人,冬日的庭园寂静、风寒雪冷,让我们都一一记在心头、刻在生命的年轮裏。待我们人生的某一个时刻,也能写下属於我们这一代人的《人生随想》。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