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7日,国民党党主席补选与中常委改选如期进行,现年48岁的江启臣以得票率68.8%当选国民党新一届党魁。江启臣在发表胜选感言时称,在未来一年多的任期内,他将扛起改革重担,由下而上推动国民党内的组织改革,落实选前“国民党redesign”(重新设计国民党)政见。
儘管有媒体用“激战”来描述郝龙斌江启臣之间的党魁之争,但更多的台媒用“船过水无痕”来表述民众的无视与无感。据国民党选监小组召集人许水德介绍称,此次补选共计有345971人具投票权,投票人数为124019人,投票率仅35.85%。
对此次国民党主席补选,原本应该是蓝绿分庭抗礼的台湾政坛一件影响深远的大事,但无论是国民党党内,还是岛内民众,对此反应平平。特别是这次国民党有投票权的34万人中,40岁以下只有9000多人,佔总体3%左右,国民党年轻选民支持者比例明显偏低。其主要原因不外乎有两个方面。
一是历史原因。国民党是一间“百年老店”,但综观国民党百年历史,屡次背叛人民,是国民党一大硬伤。1924年1月,在中国共产党的努力和帮助下,国民党“一大”召开,国共合作正式建立。然而,仅仅三年后,国民党便背叛人民,并对共产党展开血腥大屠杀。抗日战争胜利后,国民党再次背叛人民,挑起内战,结果国民党终於被人民所抛弃,被赶到孤岛。几十年后,李登辉更是连国民党起码的“初心”都背叛了。这如何取信於年轻人?
二是现实原因。国民党“内鬥内行、外鬥外行”成为一种常态。就说近几年,蔡英文上台后民怨沸腾、政绩乏善可陈,国民党因此在“九合一”大获全胜。可就是拿着这麼一手好牌,竟然在此后一年多的时间裏,醜态百出,内部鬥争到了白热化程度。同时,作为一个政治组织,其内部纪律鬆散,党籍随时可以“恢复”和“註销”。这样的政党如何能赢得人民特别是年轻人的信任?
毋忘“九二共识”初心
2020年选举失败后,国民党前主席洪秀柱曾表示,虽然选输,但很多人仍希望国民党能快“回魂”,重点是国民党要能够论述自己的中心思想,不能人云亦云。因此,对国民党而言,若要获得重生,必须“号準脉、开对方、服好藥”。
号準脉:2020选举失败,国民党内有人说要对大陆强硬,不排除中断“三通”,有人说要放弃“九二共识”建立“反统一”论述,甚至认为国民党是输在“不够绿”。江启臣在补选前一天拜会吴伯雄谈及两岸关係时,表示对“九二共识”是否需重新讨论持开放态度。其实,如果国民党弃守“九二共识”,不仅丢掉了自孙中山时代传承而来的党魂,自身也失去了守护两岸和平的价值。正如洪秀柱所言,“如果要‘去中国’,不如解散算了”。
开对方:江启臣在胜选后表示,“未来我更将加强深耕地方的工作,与地方县市首长、县市议会,一同并肩作战,与基层人民一起呼吸。”脱离基层人民确实是国民党的一大弱点,但如何“与基层人民一起呼吸”,还需要真正了解人民所思所想。人民需要两岸和平发展,“多年来,中国共产党和中国国民党在坚持‘九二共识’、反对‘台独’的共同政治基础上,巩固互信、良性互动,积极推动两岸关係和平发展,增进两岸同胞利益福祉”,这应该是国民党改革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服好藥:儘管江启臣信心满满地表示,“我们携手迈向无畏的明天,我有信心可以一步一步的,完成国民党的改革”。但未来留给江启臣的时间不多,一年两个月时间裏如何有计劃、分步骤完成国民党改革,特别是作为蒋介石后最年轻的国民党主席,在当前两岸关係複杂严峻的形势下,江启臣如何带领国民党凝聚共识,珍惜和维护两党既有政治基础,发挥两岸沟通桥樑纽带作用,为维护台海和平稳定和同胞利益福祉作出努力,真正成为“振兴中华民族的政党”,这将是对江启臣最大的考验。
复旦大学城市与区域发展研究中心特聘研究员、博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