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一直有戏。如果之前是闹剧,如今已演化成惊悚剧,马上有可能蜕变成悲剧,不知道如何收场。
区议会政治凌驾民生,部分人为了撕裂社会无所不用其极,荒谬绝伦。现在香港乱象已呈,无论何事均黑白不分,善良的人谦虚客气,无用的人猖狂胡为;醜恶出位粗鲁言行,市民选择默认哑忍。再这样下去,香港必走向败亡。特区政府不可不作为,不可单靠修修补补,奢望深层次问题可自动解决。
其实香港现已危机四伏,如今民间的护港力量不够团结,部分市民对政府施政日益不满。这十分危险的,当一个社会前路不清,治安衰败,政府无力保护市民,管治便濒临崩溃边缘。表面上,香港治安转差可能受劫案数量增加影响,实际上可能有人正在暗地筹谋大规模、有组织的犯罪活动。反对派以各种手法蒙骗年轻学生和处於“三失”边缘的人,煽动他们投身暴力破坏行为,对社会的影响不可低估。
抗疫和民生问题非常严峻,基层民众最受戕害,当大批基层民众随时失业,市况凋零,形成反对派成功“揽炒”的局面时,不单会导致社会上不满特区政府的情绪高涨,部分人甚至会转向埋怨中央。当社会上负面情绪瀰漫,治安可能失控,敌对势力将乘机作乱。反对派瞄準9月立法会选举,意图夺取过半数议席,然后再多走两步──谋求在明年选委会过半,后年剑指特首选举。如果选出一个反对派支持的“暗独”特首,中央政府会任命吗?
通过选举制度以选票夺取管治权(和随之而来的财权),正是彭定康当年的构想,名义上主权归北京,实质上治权给港人。他对港人的定义是“服膺西方价值体系、和内地对抗”。
民间护港力量分散,回归后从来没有真正组合起来,话语权旁落,舆论阵地沦陷。那边厢反23条、反国教、非法“佔中”、黑色暴乱此起彼落。这边厢,讲求守法有礼的市民,全无招架之力。儘管有心人不断各自努力,意图抗衡反对派,但既分散又缺总体筹劃,难以扩大影响。香港既无执政党,又没有真正意义上的建制派,没有总体的共同诉求,没有对香港前景的论述。民间护港力量要放下各不相干、各自为政的习惯,应以协作形式推动一个有想像力的重建新香港运动,正确理解“一国两制”,凝聚新思维,团结年轻人,培育有教养有承担的下一代。
23条立法不可再推迟
在这个“迈向2047”的社会运动中,个别团体要争取可行的具体合作机会,扩大工作成绩和社会效果。民生经济和安定繁荣是执政的第一责任,也是爱国护港的人们参与社会事务和投身政治工作的初衷。护港力量必须要团结起来,抛弃个别团体的小算盘,掌握社会整体的话语权,领导和指引社会民众,才有另闢新天地的机会。这个社会运动要真正採取群众路线,要落实到公务员队伍、教育、宗教、社工、法律、传媒、医疗这七大主要领域。要有崭新作为,长期打算,盯牢2047年,要毫不含糊地说清楚:港人反对“港独”,2047年之后还是要继续实践“一国两制”。
运动的组织应是协作形式,以共同理念和目标互通为最大公约数,不是无“大台”而是多中心,不同团体分工互补,个别组织各自运作。以共同理念和目标互相维繫,口号要响亮明确,符合年轻人的口味,夺回话语权,建立号召力,主导社会舆论。要有公开的平台和中央及特区政府充分沟通对话──坚持国家主权,完善特区管治,检讨司法制度,致力民心回归。
估计各有关部门会另闢蹊径,落实走入群众路线,联络本地的爱国护港力量,不再浮在上面搞放烟花式的务虚动作,不再只聚焦选举,要软硬兼施。
疫情过后,估计中央不会再以自由行等各种优惠政策来帮助香港复甦经济。港人最终会在艰难中觉醒过来,在付出沉重代价后,痛定思痛,懂得自救,懂得珍惜。置诸死地而后生,港人要有心理準备,后年或会选出不一样的特首。中央会否先把《国家安全法》纳入基本法附件三,以推动本届特区政府任期内通过基本法第23条?如果通过不了,估计以后很长一段时间都不会再有机会。9月的立法会选举,反对派有很大可能取得地区直选过半数议席。如是,政府施政将举步维艰,社会也将永无宁日。市民不可不预为之计。
民众联席成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