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网

大公报电子版
首页 > 评论 > 大公评论 > 正文

青评后浪\改革教育增进国民身份认同\李宇阳

2020-07-10 04:24:20大公报
字号
放大
标准
分享

  过去一年,笔者经常听到不同声音呼籲加强国民教育,增进港人国民身份认同。不可否认,香港教育的确是“病”了,“香港人”身份与“中国人”身份被推到二元对立的局面。但是加强国民教育,实现“二次回归”前我们必须要认清一些事实,才能做到“知之愈明,行之愈笃”。

  香港回归后,“去殖化”工作没有做到位、教师队伍管理不严、教材审核标準模糊,课程指引执行不力等因素直接造成国民教育推行失败。但是,一个更深层次的原因:香港至今并无建立与“一国两制”体系相适应的教育制度,而是一种市场主导的教育体制,令国民教育推行面临诸多困境,同时,市场选择下港人身份建构亦无法有效统一。

  香港公民教育特点并非由中央或特区政府主导,相反是由市场主导。有关公民教育的课程指引由教育局设立,但是执行标準却赋予学校很大的自主权利。造成现实情况是,尤其在中学,凡是与考试内容无关的课程,与应试教育相衝突的课程不会受到老师及同学们的强烈重视,其中就包括国民教育。回归前,港英政府长期推行去中国化“疏离教育”,以普世价值来淡化甚至迴避有关国家及民族议题,以社会观念对冲国民意识、淡化国家观念,偏重发展经济的同时强调居民自身的权利,逐渐令香港社会形成一种重实用主义轻国家观念,重利己主义的意识并伴随港人至今。

  而在自由市场及历史因素的催化下导致港人逐渐以一种功利主义或实用主义的心态去看待问题,包括在身份认同选择。这种“市场心态”也令很多香港人把对国家的爱并非当作一个应有的神圣职责,反而呈现出类似於个人消费选择模式,而在此环境成长的青年一代自然一定程度弱化国民身份。

  对於上述问题的解决,笔者认为除了要在“国情教材”、“教师队伍”及“课程指引”方面拨乱反正外,中央及特区政府亦要积极重视国家与公民之间双向的互动,务必从长计议,通过多角度,多方面软硬并举的措施来培养港人国民意识。鉴於“内地和港澳居民天然的亲属关係和文化联繫”,既要充分发挥中华文化这个文明主体的软性滋养推动两地融合;同时,亦要在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的历史机遇下,充分利用好区域经济发展所带来的吸纳效应及政策红利推动香港青年积极融入历史时局,发挥自身作用。

  国家认同的建构既是政治认同也是文化认同,只有两者有机结合才能培养港人对国家的情感,才能建立一个与“一国两制”相适应的新教育体制以解决历史断层、集体失忆的“人祸”,为香港未来把好关。

香港青年时事评论员协会成员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