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网

大公报电子版
首页 > 评论 > 大公评论 > 正文

议论风生\同心抗疫见曙光 聚焦民生再出发\颜宝铃

2020-08-25 04:23:52大公报
字号
放大
标准
分享

  特区政府日前宣布,将於9月1日展开普及社区检测计劃,为市民提供一次免费新冠病毒检测。首支“内地核酸检测支援队”已全员抵港协助香港特区政府开展核酸检测工作,抗击新冠肺炎疫情。这对连日来艰难抗击第三波疫情的香港而言无疑是“及时雨”,深刻体现了中央政府对香港的关心与厚爱!

  上月起爆发的第三波疫情极为严峻,连续十二天录得破百宗确诊个案。面对疫情汹汹来势,政府採取疫情爆发以来最严格的限制社交距离措施,加大病毒检测力度,增设隔离设施;特首还通过短片呼籲全港市民同心抗疫。不少政党、社团、影视名人甚至普通市民也都主动通过网络分享抗疫资讯,呼籲大家齐心抗疫。在全港上下齐心努力下,本港昨日录得9宗确诊个案,近50天以来首次录确诊单位数。但正如衞生防护中心所言,本港仍有不少不明源头个案,社区有不少隐形个案,疫情仍未完全受控,还需保持警惕。

  香港经济在“修例风波”、中美贸易摩擦、新冠肺炎疫情三重打击下,第二季度本地生产总值同比下跌9%,特区政府对2020年全年经济预测调低到-6%至-8%。今年4至6月失业率升至6.2%,创15年来新高,其中与消费和旅遊相关的零售、酒店、餐饮行业合计失业率高达10.7%。

  疫情爆发以来,特区政府出台不少措施扶持经济发展:防疫抗疫基金、“保就业”计劃、豁免政府物业租户租金,并持续呼籲地产商减租、不征收管理费等,陆续有地产商作出正面回应。惟长远来说,政府的支援只是杯水车薪。新一波疫情衝击,既影响民生,也困扰经济,香港需要在控制疫情和维持经济活力之间找到最适当的平衡,一手遏制疫情,一手关注民生。

  疫情之下,香港楼价依然高企。房屋是香港社会目前最严峻的民生问题,适切的居所是社会和谐稳定的基础,政府对此责无旁贷。政府在特殊时期应该加大对基层家庭、夹心层家庭的关注和支援,应加快完成早前提出的多项短、中、长期措施,增加房屋供应、土地供应,例如加快规劃、并运用《收回土地条例》收回私人土地,发展公营房屋及“首置上车盘”等。

  疫情当下,本人呼籲仍在不断污名化政府抗疫措施的反对派,要以广大市民福祉为依归,放下政治私利与纷争,齐心抗疫;而广大市民则应该在做好防疫措施的同时,积极参与社区检测,实现“早识别、早隔离、早治疗”,协助尽快切断病毒社区传播链。在抗疫曙光渐露之际,只要香港人继续同心,团结、和谐、守望相助,一定能早日助香港战胜疫情,重新出发,重回经济发展轨道。

  港区全国人大代表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