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网

大公报电子版
首页 > 评论 > 大公评论 > 正文

学者论衡/大湾区机场合作增强区域竞争力\陈文鸿

2020-10-30 04:23:59大公报
字号
放大
标准
分享

  图:藉国泰事件之机会,特区政府应推动香港机场与深穗机场的全面合作,争取双赢

  新冠疫情带来的各国的封城锁国,对国际航空业绝对是重大打击。特别是那些腹地浅窄的机场,打击尤重。故此,香港航空业的受创沉重,是意料中事。香港主要航空公司—国泰航空要大幅重组和裁员,是势所必然。可是香港航空业的问题并不单因疫情。

  一是香港是中国的一部分,拥有得天独厚的优势,容易连接增长迅速的内地市场。“一国两制”赋予香港高度自治,却不应与内地画地为牢分割。国泰航空一直不热衷发展内地市场,收购以内地市场为主的港龙也没改变整体策略,包括港龙在内的内地业务增长缓慢,与邻近的广州、深圳的发展差别巨大。

  二是国泰侧重英美市场为主,旁及加拿大、澳洲、欧洲等发达国家或地区。可是这些发达国家或地区的航空市场竞争剧烈,当地大型航空公司都受到廉价航空公司的衝击而没落。国泰凭藉内地旅客的增长,表现胜於欧美澳同业,却越来越受廉航和波斯湾国家航空公司的竞争压力,业务难以拓展。

  打破国泰垄断是第一步

  航空因技术提升,续航力加强,地区垄断优势被衝破。如香港在东亚和东南亚地区,便备受日本东京、韩国仁川,以及内地北京、上海、广州等机场的竞争;东南亚亦面对各国推动本国区域枢纽政策的衝击,如新加坡、马来西亚吉隆坡、印尼雅加达、泰国曼谷机场的分流竞争。再加上廉航的威胁,国泰的业务缺乏扩展余地。或许正因海外业务拓展无力,管理层要追求利润,竟捨本逐末,重资原油对冲,反带来近年数百亿元的财务损失。

  国泰航空的母公司是英资太古集团,早年国航入股国泰却没法介入公司的管理。结果在疫情发生之前,国泰已积重难返,财务和运作出现问题。疫情的衝击,便几乎使之陷於绝境。

  特区政府注资拯救,国泰大规模裁员瘦身,这或许可暂时渡过难关,但国泰的经营和管理策略不变的话,它大有可能如另一英资企业滙丰银行那样走上衰败之路。或许这正引证回归后香港与世界俱变,港英时期的英资财团正被时代淘汰。不过,国泰作为本港主要航空公司,它没落势带来极大的连锁恶性影响,也会大大削弱香港的国际竞争力。

  香港要不被国泰连累,一起下沉,便要特区政府改变对国泰的放任迁就。

  一是打破国泰的垄断。一方面,特区政府与国航一起介入国泰的经营和管理策略,改变其迴避内地市场、拒绝开拓新航线的保守策略。国泰不应视作太古集团子公司,应借政府注资贷款促使其独立自主,成为一家香港公众利益为上的公司。将之与维持和发展香港航空枢纽的工作连成一体。若未能改变国泰的管理,政府要市场开放,引入外地航空公司以抑制国泰的垄断局面。

  制定长远发展规劃

  二是香港要与大湾区其他城市切实合作。香港过往甚少与广州、深圳等珠三角机场合作,也不作切实的发展规劃与投资,若情况持续,香港的航空业将和航运业一样很快被邻近的机场超越。2018年香港国际机场的客运量全球排名第8,落后於排名第2的首都国际机场,但稍胜上海浦东国际机场、广州白云国际机场、深圳宝安国际机场。2018年香港机场客运吞吐量为7468万人次,广州为6979万人次,但增长率倍於香港。在第三跑道的助力下,相信很快赶上香港,广州加深圳的客运吞吐量合共逾1.19亿人次,远超香港。

  货运方面,香港还佔优,但广州、深圳扩大建设,海空、空铁联运,远胜香港机场依靠公路,且货源集中珠三角、广深的空运,无论客货都急速国际化,成本低於香港。广州若进一步开放第六航权,以广州为基地的南方航空将有利於把广州发展亚太地区的複合枢纽。

  香港继航运败於深圳,空运也会败於广州,香港怎样维持国际航空中心的地位,和相关行业的就业和收入呢?也何从贡献大湾区与国家?

  藉国泰事件之机会,特区政府应推动香港机场与深穗机场的全面合作,争取双赢,不要让国泰为企业局部利益而伤害香港整体长远利益。

  香港珠海学院“一带一路”研究所所长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