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网

大公报电子版
首页 > 评论 > 大公评论 > 正文

青评后浪/立法会需改革以重回正轨\李宇阳

2020-11-10 04:24:02大公报
字号
放大
标准
分享

  相较於司法机构改革的迫切性,乱象丛生的立法会又何尝不是需要一场彻彻底底的改革?明确立法机关自身法定职责,理顺行政立法关係以回归议会本质;正本清源,反对政治凌驾民生,以坚守议政初心。唯此,才能恢复议会的正常运作及重建议员为民发声的职能。

  政治凌驾民生市民失望

  香港特别行政区立法会作为特区立法机关,在制定法律、财政决定和监察政府方面发挥重大作用,基本法第73条已清楚列明其法定职权。但近些年来揽炒派议员肆意“拉布”、滥用程序、浪费公帑,刻意拖延拨款申请及阻碍民生法案通过,导致“流会”经常发生。这种政治凌驾民生,意识形态高於一切的鬥争完全有违议事的初衷,更令不少市民失望。

  香港之乱,揽炒派立法会议员需要负上最大责任,乱象始於议会并蔓延至社会。无论是有议员衣着不整,甚至穿着印有反中乱港标语的衣服出席会议;还是会议期间作出与议题无关的发言;甚至是无视议会秩序,在会议期间乱掷物品及衝击主席台,上述种种行为明显违反《议事规则》和《立法会(权力及特权)条例》(“特权法”),但相关涉事议员并未得到应有惩罚,反而对此习以为常,依然自行其是。

  自此之后,莊严的议事厅就有如街市一般,破口谩骂、肢体衝突种种乱象透过电视新闻公之於众,更让部分年轻人有样学样,误以认为凡事站在政府的对立面才是“民主的真谛”。

  近日,有8名揽炒派现任及前任立法会议员被控违反“特权法”中“藐视立法会”等罪名成为社会关注焦点。揽炒派声称检控是有政治目的,认为“特权法”是回归前的立法局,为保障立法机关在回归后免受行政机关威胁或外力干预而制定,现在却被当局用来检控议员云云。

  “特权法”主要目的是为了要维护一个安全且莊严的议事环境,绝非让某些议员仗着有“特权及豁免权”辖下的“言论及辩论的自由”、“有关法律程序的豁免权”及“免遭逮捕”等权力,将议会变成凌驾法律的独立王国。

  另外,“特权法”条文“罪行及罚则”部分亦清楚写明,“藐视罪”的条文字眼是适用於“任何人”,立法会议员也无例外。但即使这样一个有着事实基础的议题也依然是法庭的争论点,特区政府在2018和2019年先后两次因为立法会会议期间发生的肢体衝突,以“特权法”内各项条文检控揽炒派议员,截至目前,这些案件都未有最终判决。

  议员不守法法治的悲哀

  回归议会本质才能切实履行好基本法所赋予的职责与使命,对於立法会议员们来说,当务之急是要配合政府集中力量抗疫,尽快恢复社会经济正常运作,发挥建设力量修补社会裂痕。对於有市民批评司法机关部分案件判刑不公,却被抹黑为损害司法独立,损害香港核心价值,但对比来看,恐怕负责立法的人不懂法、不守法才真正是香港法治的悲哀。

  香港青年时事评论员协会成员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