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网

大公报电子版
首页 > 评论 > 大公评论 > 正文

青年读书荟/风雨江山之外的家国诗心

2020-11-29 04:23:52大公报
字号
放大
标准
分享

  图:四川大学中文系王红教授主讲的《中国诗歌艺术》,除了汇编成书,更被录制成“中国大学视频公开课”,成为最受中国大学生热捧的课程之一

  诗并不是人类生存所必须的东西,但它却是人类精神的寄讬,心灵安居之所。“人生长恨水长东”、“无奈朝来寒雨晚来风”……谁都无法否认,五千年的华夏文明,中国诗歌是一代又一代人的文化滋养和心灵家园。当下的我们,阅读中国诗歌、体会诗人的诗心,学习和传承的便是中国传统的高贵的人文精神。我一直相信,喜欢诗歌的人,必有一种贫穷卑微无法湮灭的高贵精神。

  何谓“诗心”?四川大学中文系教授王红编著的《中国诗歌艺术》一书,这样写道:“清代词人况周颐在《蕙风词话》中说,吾听风雨,吾览江山,常觉风雨江山之外,有万不得已者在,此万不得已者,即词心也。我们把词心的範畴扩大一些,词作为诗歌的一种形式,词心即为诗心。”

  我认为,这是当下林林总总的所谓“中国传统诗词导读”类图书之中,最为经典的解读,因为它不但从人们容易所见和感知的日常入手,通俗易懂地引人从自然界的“风雨”和“山水”遊历出发,探究诗歌的创作之源,思考诗歌的创作是怎样的由“兴”而起,依“情”而昇华,更为重要的是,它用“万不得已者”作为“诗心”的总括和落脚点,让“诗心”这一概念宕展了无限的空间。

  人的一生,要面对很多的“万不得已”。但中国文化的传统之中,凡是能被称作诗的,都是一种心灵与心灵的碰撞,生命与生命之间自然的交流,是一种高贵的生活方式。那万里江山,百年人生,用有涯的人生面对无涯的宇宙,一代又一代炎黄子孙在华夏的大地上寻寻觅觅,欲说还休,欲罢不能。

  《中国诗歌艺术》打破了一般导读类书籍按照朝代或作者排序的模式,它通过诗歌阅读、鉴赏、写作这条线索,围绕如何通过“触摸”中国诗歌,引导读者在吟诵之中体会到中国传统文化的经典与精彩,并以此来滋养现代人日渐浮躁的心灵。

  家与国是“诗心”所在

  这本书的编著者王红,从事高等院校古代文学教学三十余年。对於二十岁左右的青年人如何通过中国诗歌艺术的学习,树立坚定的国家意识,激发内心的家国情怀,她有着独到的理解:中华传统文化博大精深,不论是什麼学科背景的年轻人,在中国诗歌之中汲取养分,深刻地认知“诗心”的意义和所在,就能够对脚下的土地,有更深沉的依恋与热爱,因为没有家国,就没有诗心。换句话说,家与国,正是诗心之心。

  以杜甫诗为例,书中并没有单纯直白地引用“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而是从诗人与城市的关係入手,比较了杜甫生活在成都的浣花溪边创作的四百多首诗歌与之前创作诗词所呈现的新特点。

  “锦江春色来天地,玉垒浮云变古今”,这首《登楼》写在安史之乱平定,吐蕃又入侵的时代背景下,极具情感张力,但与以往的悲天悯人不同的是,杜甫在这首诗裏对国家很有信心,因为看到成都的繁华,即使是后主刘禅都能勉强维持很长时间,何况唐王朝有这样的大后方呢?总体来看,这个时期的杜诗在保持了忧国忧民情感的同时,对事物的看法多了一些信心,这是他风格的一个改变或者说昇华。

  从《中国诗歌艺术》出发,让我们都能够走进并“触摸”中国诗歌之中的诗心,让灵魂深处的那“万不得已者”,走出风雨和江山,对家与国,乃至天地间的一切,投射出人性的深情与光辉,并由此酿造出浓浓的人生诗意──而这一切,又和我们所在的城市是那样的密不可分。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