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网

大公报电子版
首页 > 评论 > 大公评论 > 正文

知微篇/打破“无形边界” 全力融入湾区\周八骏

2020-12-10 04:24:06大公报
字号
放大
标准
分享

  无论在地理上还是在国家发展规劃中,香港特别行政区都是粤港澳大湾区一部分。但是,在特区政府和香港社会的观念裏,似乎粤港澳大湾区仅指广东省珠三角9城市、香港不在其内、澳门也与大湾区无关。

  政府要起积极引导作用

  最近,深圳市相继推出一系列以吸引港澳居民到深圳工作、居住的政策措施。例如,为落实《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劃纲要》,深圳市委组织部和深圳市人力资源保障局11月13日发布《深圳市服务“双区”建设专项招录公务员公告》,定向港澳选拔优秀青年融入国家、参与大湾区建设。

  12月1日在庆祝深圳经济特区建立40周年“共创湾区辉煌共享祖国荣光”粤港澳大湾区青年论坛上,深圳当局披露,深圳已出台《关於进一步便利港澳居民在深发展的若干措施》(以下简称《若干措施》),涵盖港澳居民在深圳学习、就业、创业、生活等4个方面共18条。立足“中央要求”“港澳所需”“湾区所向”“深圳所能”,涉及港澳居民在深圳发展的全过程、各方面,打造全方位、多层次、一站式综合服务体系,让港澳居民不仅愿意来,更要留得住、发展得好。其中部分措施,比中央提出的“让港澳居民在民生方面享有‘市民待遇’”的力度更大,展现深圳大力支持推动港澳居民融入大湾区建设、融入国家发展大局的责任担当。

  一言以蔽之,深圳担当中央赋予的大湾区建设的核心引擎或重要引擎的职能,积极吸引港澳居民、尤其青年到深圳发展。相比较,香港特区政府是採取措施推动香港居民、尤其青年前往深圳以及广东省珠三角其他8城发展。

  有人也许会说,深圳政府吸引,香港政府推动,二者形成合力不是挺好吗?我的回答是──就引导香港居民、尤其青年到深圳以及广东其他8城发展而言,是值得肯定的现象;但是,背后的思想逻辑和长远后果则未必。

  深圳方面的指导思想正确,是吸引香港融入大湾区建设和国家发展大局。值得商榷的是香港方面,把香港融入大湾区建设和国家发展大局,狭隘地理解为香港居民、尤其青年到广东省珠三角9城居住、工作和创业。

  无论深圳市还是珠三角其他8市的政府,都把吸引港澳居民、尤其青年前来本地,与本地经济社会整体发展一併规劃。相比较,香港特区政府是把推动香港居民到广东省珠三角9城发展,与香港自身经济社会发展明显视作两个单元。至於澳门,在香港政府和居民眼裏,一直是一个赌城,澳门与大湾区关係是澳门与广东省、尤其珠海关係,香港至今没有设想与澳门在大湾区建设中合作。

  当然,可以说澳门也没有主动寻求与香港在大湾区建设中合作。然而,澳门无论面积、人口和产业结构都明显不及香港。香港应该採取主动。

  总之,深圳和广东省珠三角其他8市均明白它们既在大湾区之内,有责任谋求大湾区整体发展,也明白它们各自承担经济社会发展职责,必须尽快提升自身发展水平和质量。它们都把港澳看成大湾区一部分,愿意实现港澳居民与它们本地居民同等待遇,也都深知港澳、尤其香港融入大湾区建设不可能一蹴而就,於是,积极想方设法加大吸引港澳居民、尤其香港居民融入的政策力度。与此同时,澳门特区政府和社会各界也明白澳门是大湾区一部分,却也需要加快融入的道理。

  推动心态和观念的转变

  澳门与内地,同样存在着历史形成的“有形边界”即出入境管理,为什麼就能自觉融入大湾区呢?因为,澳门政府和社会主流不存在与内地的“无形边界”即意识形态屏障。澳门社会的核心价值,有不同於国家主体核心价值的元素,这是澳门贯彻“一国两制”应有之义。但是,澳门核心价值有同其回归祖国相一致的“爱国”元素。香港核心价值欠缺的,正是“爱国”这一元素。因此,香港与内地,不仅存在着“有形边界”,而且存在着“无形边界”。后者巩固前者,使香港与内地出入境从“两地两检”精简为“一地两检”难如登天。相比较,澳门与珠海,已精简至无论车(物)或人,只要一边检验放行,另一边毋需再检。

  香港融入大湾区建设,需要特区政府率先改变观念,进而引导香港社会各界明白,香港是大湾区一部分。   资深评论员、博士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