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网

大公报电子版
首页 > 评论 > 大公评论 > 正文

青年读书荟/刻在边境线上的誓言与奉献

2020-12-27 04:23:52大公报
字号
放大
标准
分享

  图:《守望相思树》用生动细腻的电影语言,将边防军人捍卫主权、履职尽责、牺牲奉献等初心使命和思想情操表现得淋漓尽致

  国泰民安、岁月静好,这不仅是美好的祝愿,更是一代又一代中国军人的铮铮誓言与无私奉献。在祖国漫长的边境线上,淳樸可爱的边防军人和军人家庭像界碑一样深深地扎根在那裏,用青春和生命卫国戍边。改编自真人真事的电影《守望相思树》,讲述了军人家庭将儿女私情化为家国大爱、用生命接力完成保家卫国神圣使命的动人故事。\晨 晓

  六年前,国家主席习近平冒着零下三十多度的严寒,来到内蒙古三角山哨所,看望慰问戍边官兵。在那裏,他听说了这样一个故事:上世纪八十年代,连长李相恩带队巡逻时突遇洪水,他捨身救下战友,自己却被湍急的河水捲走。妻子郭凤荣抱着两岁的儿子赶到部队,在李相恩失踪的地方苦苦等待,哭了三天三夜,也没有等到丈夫归来。於是,她在哨所旁种下了一棵樟子松寄讬哀思,然后回到家乡独自抚育幼子长大成人。2010年,郭凤荣罹患癌症、病重不起,临终前她说:“我死后,请将骨灰撒在三角山哨所边的哈拉河,我要永远和他在一起。”部队帮助她完成了遗愿──她永远陪伴丈夫守卫在祖国的边境线上。

  这个故事不但感动了习主席,也感动了新时代的文艺工作者。六年后,由那棵感人至深的樟子松出发,影片《守望相思树》完成製作被搬上了大银幕,与广大观众见面。影片没有停留於对人物和故事情节进行简单的艺术还原,而是在“真实”的基础上,进行了“源於生活又高於生活”的艺术再造,让人在观看之余不但收穫精神上的洗礼、情感上的共鸣,更会自然而然地思索:没有国泰,何来民安?“民安”的背后是无数军人家庭的牺牲和隐忍,而这也恰恰是这部影片艺术张力的关键所在。

  坚贞信仰和英雄精神

  影片整体结构使用“一明一暗”、双线交织的艺术手法。作为军嫂的女主人公诺丽丽,是影片叙事推进的“明线”,她千里寻夫,即便知道丈夫张忠良捨己救人、“不会再回来了”,也仍然强忍悲痛和丈夫的战友一起吃了晚饭;她含辛茹苦,在孩子与同学发生争执戳到痛处,也仍然强忍泪水,替丈夫传递给儿子“军人的坚毅与勇敢”。

  影片多次安排张忠良的画外音和虚化的部队生活片段,将“坚毅与勇敢”的崇高理想和信念艺术地表达出来,成为叙述过程中不可或缺的“暗线”。影片中“配角”的衬托作用亦颇见功力:军人范晓罗与恋人之间一波三折的爱情经历扣人心弦,最终两人在坚贞信仰和英雄精神的感召下重归於好,让观众看到了在这个价值多元化的时代,不同的人对爱情的不同理解与追求,真实地反映了当今社会人们情感需求的丰富性,也使得整部影片避免了机械化的直白表达、脸谱化的英雄塑造,多了生动细腻、自然亲切的美感。

  正如影片主题曲《守望》所唱:“离开了泥土的花朵与青草 怎麼能无根的生长 失去了雨水的灌溉滋养 怎麼能有丰美的牧场 思念像江河水流淌 流向你日夜守望的边疆 流到那有你的他乡 我站在大风吹过的山岗 我站在风中为你歌唱……”透过影片,我们看到是边防军人和军人家庭像界碑一样深深扎根在边疆,将生命的誓言刻在那漫长的边境线上,而精神信仰高地始终像灯塔一样照亮人们前行的道路,汇聚起托举国泰民安的磅礴力量。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