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网

大公报电子版
首页 > 评论 > 大公评论 > 正文

观香港/终审法院的一次“觉醒”\靖海侯

2021-01-01 04:23:51大公报
字号
放大
标准
分享

  2020年的最后一天,阳光明媚。随着终审法院批准律政司上诉许可,黎智英再被还押入狱,香港社会又一个重大法律争议问题暂时得以解决。香港2020年以此画上的句号,让人欣慰,亦让人对2021年的香港有憧憬的理由。

  一周前,当黎智英被批准保释时,激烈的社会反应已彰显民意。市民问案情也问法理,不解判决也不解法官,曾经陷於莫大的疑惑和失望中为香港的明天忧心忡忡。2019年的暴力肆虐历历在目,2020年的拨乱反正铿锵有力,因为黎智英被保释,市民渴望的正本清源再添不确定性,对远离撕裂与内耗,对享受稳定与安宁,对去香港的“泛政治化”,又有焦虑和苦闷。

  对黎智英案的再多关注均非小题大做。以黎智英一类反对派大佬的标志性,以国安法执行力度的实效性,它预示着香港未来的社会走向和发展方向。黎智英保释与否所释放的信号,关乎香港社会从失序到有序的进程,关乎香港法治从失範到规範的转变,是衡量香港稳定基础是否坚实的重要风向标。这是法律问题也是社会问题,是正不压邪还是邪不压正的问题,是真正可以体现香港各方是否“觉醒”、香港生态是否改观、前景是否清晰的大事件。

  高等法院的主审法官明显没有意识到这一点,并因此把自己陷入巨大的舆论漩涡中。其固有的且颇具代表性的“专业幼稚病”,致使其所做出的错误决定深深触痛了社会敏感的神经。经历“修例风波”,饱尝水深火热,香港市民求变,香港社会思变,全港与时俱进已是主旋律。看不到这一层,或有意阻挡这趋势,司法判决便不能服众,法治精神便不能彰显,为香港所带来的只能是更多的分歧和矛盾。

  而在国安法有明确条文规定的前提下,还坚持准予保释,更直接地让司法背上有法不依的恶名,无限消解其权威和认受性。

  站位更高的终审法院表现了站位更高的觉悟。其批准律政司上诉申请,又把黎智英还押,为高等法院的决定“止了损”,也暂且让香港市民安了心。这一新的决定澄清了终审法院对保释行为的管辖权问题,肯定了黎智英案的敏感性,更表明了对国安法有关条文的重视,体现了终审法院有一定的担当和更多的清醒。固然,终审法院採取了一种“避重就轻”的方式,暂时迴避了主要问题,但终究又把黎智英送回了囚房,其中进步,即值得鼓励。

  须準确理解贯彻国安法

  欢度完圣诞节的黎智英不能欢度新年了,这是香港市民在2020年最后一天听到的好消息。过去一年乃至过去的数年,香港市民不开心。社会多元至撕裂,一家人都聊不到一起;政治纷杂至混乱,暴徒竟登堂入室;经济发展至停滞,民生改善步履维艰。人们苦乱象、乱局、乱政久矣,渴望香港再出发,期待香港再塑辉煌。人们从“修例风波”一场浩劫中,已开始“觉醒”:香港要走的路,离开了稳定只会是步入歧途;香港要追的梦,离开了安全只会是一摊泡影;香港要做的事,离开了国家只会是事倍功半。

  踏入新一年,市民以对黎智英案的关注审视过去,以对黎智英案判决的期待展望明天。曾经,香港原地逡巡太久,被不正确的消极的力量牵制太久,走了太多弯路,消耗了太多精力;今后,香港借助国安法迈出的步伐,如果方向更坚定,如果步履更坚实,香港依然可以值得拥有梦想,续写东方之珠的传奇。市民是讨生活的,不想政治过多打扰,不愿家园纷争不止,市民想的是行政可以帮到他们,立法可以保护他们,司法可以感召他们,想的是家国平安、家庭和谐,想要的是温馨的香港、有活力的香港、可以实现梦想的香港。

  国安法公布实施后,市民正接近这样的香港。街头暴力消失了,行政和立法关係理顺了,教育整治开始了,管治队伍的自我管理加强了,香港正发生且在持续性发生的系统性变化在推动局面的整体刷新。市民看着这一切,感受这一切,并通过黎智英案验证这一切。终审法院批准律政司上诉,可以说是就事论事,也不妨说是回应市民的这一夙愿,给市民一个合理的交代;而终审法院的这一次“觉醒”,可以说是明辨是非,也不妨说是表现了同样在审视自己的一面,开始与香港新时代的民意搭上节拍。

  儘管终审法院尚有保守的一面,但他们在2020年最后一天终究作出了一个让人欣慰的决定。当黎智英回到囚房,市民返工回家,新年鐘声敲响的那一刻,相信香港已然再出发了。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