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网

大公报电子版
首页 > 评论 > 大公评论 > 正文

青年读书荟/《山海情》裏的奋鬥与坚毅

2021-03-07 04:25:56大公报
字号
放大
标准
分享

  图:剧中描述的贫困、艰苦、荒凉对城市人来说可能难以相信,但却是曾经真实地发生过。

  内地脱贫攻坚战取得了全面胜利,生於富裕的香港社会,即使活於贫穷线以下,生活亦远比内地往日的贫困户好。被内地网友誉为“年度神剧”的《山海情》,以真实的事情改编,剧中人凭藉坚毅的精神、永不放弃的态度,将生活上面对问题都可以慢慢解决,闽宁镇居民走上脱贫路。透过观看这个励志的电视剧,相信可以重塑香港年轻人的国家身份认同。\就是敢言计劃成员 吴建东

  内地热播的电视剧《山海情》,是根据侯健飞的报告文学《石竹花开──闽宁镇的春天》所改编。有女性友人推介这本书,因其内容讲述“扶贫首先扶志扶智”背景下,西北女人的坚韧与自强,但我认为故事中最感人的是樸实、自然、真挚的人性。

  以西北扶贫故事为主线的《山海情》,被内地网友誉为“年度神剧”、“扶贫剧之光”。它的神奇之处就是在於该剧没有大篇幅空洞的扶贫政策宣讲和单薄的歌功颂德,凭一个“真”字引发观众的共鸣。

  这个关於闽宁镇的故事,并非一个虚构的故事。“闽”是福建,“宁”是宁夏,讲述1990年代以来,在国家扶贫政策引导下,福建省对口帮扶宁夏西海固三县人民脱贫,将风沙走石的“乾沙滩”建设成寸土寸金的“金沙滩”的故事。这是真实发生在宁夏西海固的故事,书中人物都有真实原型,拿女儿换水窖、换牲口;一家子只有一条裤子,谁出门谁穿,也是真有其事。贫困的艰苦、愚昧、荒凉对我们“城裏人”来说可能难以相信,但却是曾经真实地发生过。

  难以想像的真人真事

  曾经贫困的内地西北内陆并非香港年轻人可以想像,但国家透过“吊莊移民”易地搬迁的“开发式”扶贫,历史性地让西海固“脱贫摘帽”,成为荒漠上的绿洲新家园。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不管事再难,路再远,只要一直不放弃,所有问题都可以慢慢解决。只要坚持一步一个脚印,踏踏实实地把事情做好,就肯定能取得成功。

  青年问题也是脱贫中的一个焦点,一群极不靠谱的熊孩子,经过暴风雨的洗礼,成为建设家乡的优秀青年。

  今天香港不缺“熊孩子”,成日抱怨不被政府重视,总觉得自己志向高远,却从来没有真正装备自己。总想一步登天或者是大多数人少年时代的想法,但《山海情》的这群穷孩子,经过卖苦力、下煤窰被人毒打后,社会无情的教育让大难不死的他们学懂了生存就是要尊重规矩,一步一个脚印,要想得到别人的尊重,必须先要证明自己值得尊重,埋头苦幹才能慢慢走进成功。

  香港回归以来,特区政府和不少团体已积极推动香港青年认识国家,但收效一直甚微,这当中有複杂的原因,但直观的效果就是没有建立很好的国民身份认同。缺乏国家身份认同的港青,不知道国家如何走到今天,不知道同胞走过哪些艰苦的路才有今天的舒适,也就无法体会今天国家对发展的执著,无法感受同胞对国家的热爱。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