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网

大公报电子版
首页 > 评论 > 大公评论 > 正文

议事论事/实现良政善治 遴选“谋大局”人才\陈光南

2021-03-25 04:24:53大公报
字号
放大
标准
分享

  香港国安法和全国人大完善香港选举制度的决定接踵出台,说明中央经过周密的準备和筹谋,做到了巨细无遗,有力地堵塞了“港独”和反中乱港分子进入建制的门路,产生了明显的政治效用,“港独”和反中乱港分子最近已经分崩离析,纷纷跳船,公开宣布脱离危害国家安全和主权的反动组织。

  多举办政治“学习班”

  人大完善香港选举制度的决定,开拓了坚定的“爱国者治港”宽广大道。但是,怎样实现良政善治、行政主导,提高施治效率,融入国家发展大局,迅速提升香港的产业结构,提高香港的本地人均生产总值,改善房屋和医疗环境,尽快做出成绩,尚需要一段探索的过程。看来,有两件事一定必须着手做好:第一要提高选民的质素;第二要準备足够有所承担,能够有能力办成事,办好事的高质素人才,也需要各方面加强努力,做好协调,出以公心,选贤与能。

  将来的立法会议席增加到九十席,直选、功能组别、选委会三个组别的立法会议员比例怎样分配?怎样能够避免因为不同的利益、不同的观点,人人都要发言,拖长了辩论和解决问题的时间?这就需要选民要善於淘汰那些只考虑个别团体利益,不愿意折衷和协调的候选人出选。虽然审查委员会已经审查过候选人是否爱国者,但是,他们的议政能力、谋大局的胸襟、长期深入基层了解民意的基本功,审查委员会则未必需要作出判断,这就需要在选区的机制、组别比例、选举方式、投票方式做好规劃,将来做到即使某一部分立法会议员出现了比较偏颇的做法,他们仍然只是四分一以下的少数派,即大概是十八名左右。因为中央已经表示,“泛民”中间也有爱国者,立法会也要做到广泛的代表性和包容性,所以,“泛民”将来可以在拥护宪法和基本法的前提下,参选立法会。看来,一些“泛民”的政党今后会排除一些揽炒派作为成员,改为大力吸收新人,特别是一些高级知识分子和专业人士参政,这样将会形成与爱国者的人才的队伍形成竞争,在解决香港民生问题方面一较高下。

  所以,欲要提高立法会的议政和办事的效率,直选、功能组别、选委会三个组别的比例分配,应该掌握得精準,20、25、45的比例会比较稳妥,而且能够照顾到行政主导、议决做到高效率。

  立法会的选区劃分,应该扩大到十个,每个选区两个议席,选民只能按照单票制投一票,不再採用比例代表制。所以,未来的立法会选举,竞争仍然是激烈的,因此爱国力量现在就需要做好选民登记工作,做好选民的动员工作,做好选民的教育工作,特别要讲解立法会议员除了爱国的质素作为条件之外,更重要是有治港的能力,对於香港经济和民生问题要有透彻的了解,要听民意接地气,更加要提出精準的有可操作性的办法,解决问题。

  港区人大代表、全国政协委员、各个爱国爱港团体政党、各专业团体、各地区组织,也应该现在开始举办各种“良政善治之道”的学习班,让準备参政者更加深刻地理解香港运作的架构、解决问题的程序和模式、香港的经济和民生存在什麼问题、解决这些问题存在什麼障碍和欠缺什麼条件、怎样创造条件和扩大统一战线,加强协调解决有关问题。

  这些基本功的培养是必要的,否则,即使曾经在立法会当上了十年的立法会议员的人,也未必能够掌握新阶段新时期的新任务和新的运作方法。

  讲课的老师可以是特区政府官员、中央方面的专家、香港的学者和专业人士。有意参选的人,上完了有关课程之后,应该接受辩论式的考验,要在没有讲稿的情况下,回答选民的质询,表达自己解决问题的方案和主张。当前最热门的问题,就是房屋缺乏问题、专科治疗排期三、四年的问题。他们都要交代自己一定的主张和解决方法。

  未来四年是解决问题的关键

  另一个需要解决的是立法会议员出席率的老大难问题,不少希望参选的人,他们现在都有自己的一份专业,或者有一半的时间不在香港,经营自己的在香港以外的商业业务,他们在回答选民质询的时候,一定要清楚回答自己有能力有时间出席立法会的所有会议,不会缺席,更不会导致立法会流会。在以往的立法会会议中,就曾经出现过建制派议员人数不足,表决输了或者流会的情况。这种现象,以后不应该再出现,所以在人选的筛选方面,一定要非常严格。

  事实上,立法会议员的薪津接近十万元,已经足够他们的生活费用,他们不应该再寻求另一份主要职业。由於将来会有一些全国性权力机构和民间组织的港区成员会成为立法会议员,因此,在两会举行期间,立法会在会期方面,应该作出调整让步,要避免会期衝撞。

  新的立法会建立之后,若果能够出现新的会风,办事效率高,在一两年之内解决了阻碍香港房屋兴建的法例、架构、资源、利益集团等等问题,有明显的施政成效,那麼,七百五十万市民一定会大讚完善选举制度是香港的巨大历史进步,是让人民得到真正利益和安居乐业的民主制度,这比美国偏袒财团利益和导致社会分裂的民主制度好得多。

  资深评论员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