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九M+博物馆争议不断,西九管理局董事局主席唐英年昨日举行记者会解画,主要讲了三点:一是否认1.77亿购入的展品是“伪术品”的指控,认为物超所值;二是任何展品必须合法;三是艾未未“举中指”照片是否违法有待认定,但本来就不会公开展出。
这三点归结起来就是一点,只有那张不雅照片有问题,但因为不打算公开展出,因此外界批评都是没有根据的。让人读出的话外音是:公众没必要“庸人自扰”。
然而,舆论对M+的种种质疑可以简单化为一张照片的问题吗?
萝蔔青菜,各有所爱。何谓艺术,的确是见仁见智。曾有人说,一些垃圾也是艺术,因为足够惊世骇俗。但怎麼说都好,M+是公帑建立的博物馆,是为公众服务的,应该符合公众审美观。有些另类的行为艺术,合适私人收藏,满足小众爱好,但高价收购在公众博物馆展出,就未必合适。M+中有不少裸体暧昧照片,甚至涉及未成年人,有几个父母敢带孩子去欣赏?
最令本地艺术界人士不满的是,当初M+说好是“以香港为本位”,但M+小组成立后,聘请外国人做管理,慢慢地将以香港文化定位改变为所谓国际定位,接着又购入瑞士收藏家希克的藏品,希克亦进入管理层。M+展品中,来自香港的分量很少,如此一来,变成了满足外国投资者品位的博物馆,非为本港艺术家和香港文创产业而设,其整个体系设计有着浓浓的以西方文化为尊的文化况味。
还有,M+收购艺术品,只委任一家国际拍卖行估价便算,没有独立、严谨、透明的评估机构,形同黑箱作业,这当中有没有利益衝突?
公众对M+质疑多多,大公报记者昨日本来準备了多条问题,可惜未有机会提出,只能在新闻报道时一併列出,希望有关方面尽早作出澄清,以释众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