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网

大公报电子版
首页 > 评论 > 大公评论 > 正文

议论风生/摆脱政治内耗专注经济民生\刘国勳

2021-03-31 04:25:28大公报
字号
放大
标准
分享

  全国人大常委会全票通过了新修订的香港基本法附件一及附件二,制定完善香港选举制度的具体方案,全面修补了香港选举制度的漏洞和缺陷,对香港选举制度作出结构性优化,是合宪合法、合情合理,这意味着“爱国者治港”原则有了重要的制度性保障,应全力支持。

  新选制提升政府管治效能

  此前,反中乱港势力利用选举制度漏洞,进入立法会等政权机关,甚至企图夺取特区管治权,导致整个社会深受政治内耗的拖累,房屋、就业等经济民生问题迟迟无法得到解决。香港国安法的颁布及实施,有效维护了国家安全、止暴制乱,针对犯法行为作出处理;而此次完善香港选举制度,则是从制度上确保“爱国者治港、乱港者出局”,建立符合香港实际情况、有香港特色的新的民主选举制度,维护政治稳定和政权安全,提升特区管治效能。相信这将推动香港摆脱内耗,专注发展经济、改善民生,聚焦推动各种深层次问题得到妥善解决。

  当初基本法通过之时,在香港政治体制上的设计就是围绕行政主导,但多年来,香港行政主导制度的实践过分受制於立法会,而立法会又存在不少乱象,当中不乏反对派议员为反对而反对,以各种方式拖延会议进度,严重阻碍立法会正常履行职能,导致特区政府施政时常阻力重重。此次完善选举制度的具体方案,将立法会当中选举委员会、功能界别及地区直选三个组别的议席,分别设为40、30、20,将有利令到行政与立法的关係达至理性制衡,强化行政主导体制,令政府能更好地做到实事。此外,未来立法会参选人也须在选举委员会五个界别中,分别获得2至4名委员提名支持,这将能确保参选者除了是爱国者之外,亦能得到各界认同,有利各方意见得到有效沟通,以提高香港特区的管治效能,推动本港深层次问题得到解决。

  至於选举委员会,基本法附件一和附件二经修订后,对其进行了重新建构并增加赋权,包括成员增至1500人并新增界别等,这是有助拓展香港社会各界均衡有序的政治参与的重要安排。随着熟悉香港及内地情况及事务、具备远见和大局观的人士加入,相信也能够避免民粹主义氾滥的情况,更加充分地体现出香港社会的整体利益和根本利益。

  区议会回复谘询组织初衷

  至於区议会方面,未来选举委员会的五个界别中将不再包括区议会议员的代表。区议会是香港非政权性的区域组织,其角色原本就应是担任市民与政府间的桥樑,但区议会近年逐渐成为反对派宣扬政治主张的舞台,不仅无法发挥良好黏合政府与基层的作用,还加剧社会撕裂。因此,新选举制度的安排亦有助区议会“去政治化”,回复其发挥地区谘询功能的初衷,真正在增进社会凝聚力方面发挥作用。

  唯有在稳固的政治秩序下,社会经济才能持续良性发展,深层次矛盾与问题才能得以解决。未来一段时间,香港方面应全力支持特区政府做好本地立法工作,同时做好社会解说,推动新选举制度尽快落地实施。随着选举制度的完善和实施,“爱国者治港”原则得到有效贯彻,特区治理效能将显著提高,香港将有希望从政治内耗的泥沼中彻底走出来,回归理性、凝聚共识,心无旁骛谋发展,集中精力发展经济、改善民生。不过,完善后的新制度亦只是打下基础,未来无论进入选委会或是立法会的人士,应不单止是符合标準的坚定爱国者,亦是真正有能力、有担当和及具备大局观的管治人才,令香港积极融入国家发展大局,实现良政善治,保持长期繁荣稳定。

  立法会议员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