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网

大公报电子版
首页 > 评论 > 大公评论 > 正文

生命的绿野 永恒的情怀\香港华菁会成员、青年作家 赵阳

2021-04-04 04:24:52大公报
字号
放大
标准
分享

  图:笔者第一本散文集付梓,令他深深感受到人生总有很多缺憾,但於血脉的延续中,我们总能完成很多弥补、拥有更多的发现、体味到更深刻的哲理。

  四十年前,我出生在中国东北的一个边陲小城──那片绿野上。有人说,它位於科尔沁草原的边陲,绿得大气;有人说,它是国家战略储备的粮仓,绿得富饶;也有人说,它有亚洲最大的兵器试验中心,绿得神圣。对我来说,初春裏街心花园悄悄探出头的浅绿、盛夏裏科尔沁大草原一望无际的鲜绿、严冬裏松柏苍翠无所畏惧的深绿,以及军营裏生生不息的橄榄绿,一点一滴地融入我的生命,把绿野对我的滋养哺育和我对家乡的最初认知,镌刻在我生命的年轮上。

  父亲说,有绿色就有希望。父亲是军人,也是作家。我的文学启蒙,来自於他的教诲。读小学时,《人民文学》《十月》《散文》是父亲书桌上的常客。我经常在做完功课之后,溜进父亲的书房,在这些文学杂志裏醉心遨遊。小城的文化部门创办了一本文学杂志《绿野》,是季刊,父亲也很是喜欢。他告诉我,一个城市,拥有一份纯文学杂志,是极其幸运的,“《绿野》,就如同这个城市的绿色,承载着这片土地的人文、精神和希望。”这对於我深刻地理解文学的意义、更好地接近文学,有着深远的影响。

  父亲常用蓝黑色的水笔,在报刊的精彩段落旁写下自己的评论和感受,并拿给我作为课余的阅读。他还曾说,待工作不那麼忙了,也有了心境,一定写一篇关於“橄榄绿”的小说,投给《绿野》。我明白当时父亲的“忙”:八十年代末,父亲在部队裏负责政治宣传工作,绝大部分的精力都必须要首先确保《解放军报》的供稿,而且还必须要完成《解放军文艺》《西南军事文学》等一批军内文学期刊的指定创作。那些年,父亲每年有三分之一左右的日子,要深入兵器试验的最前线,一边採写新闻,一边积累报告文学的素材。所以,直到父亲突然因公牺牲,也没能给《绿野》写成稿子。那时,我刚刚初中毕业。

  父亲生命裏的这个无声的缺憾,让我想起来就有些黯然神伤。十七岁那年,我离开家乡,一晃二十三年过去。我告别儿时的绿野,到西南蜀地求学,到海上之都工作,到东方之珠定居。这二十三年间,我一步一步走过学生时代,做过大学老师、记者编辑,如今成为一名专栏作家,发表了五百余万字的作品,有些还被推介到了海外。每每想到这些,我就越想念父亲,怀念家乡,感念那片绿野赐予的生命的萌动、写作的灵感、生活的希望。我常常问自己:倘若我不是生长於那片绿野,倘若没有绿野的滋养和启蒙,我会是今天的自己吗?走得越远,对“根”的思念就越深。

  去年夏天,当我在港岛的家中,终於布置好属於自己的书房,又一次地想起了父亲和他的书房─我儿时文学启蒙的摇篮。书桌上,《香港文学》《城市文艺》……透过它们,我似乎又回到了童年,看见了慈爱的父亲,笑吟吟地对我说:“有绿色就有希望”。我猛然发现:多年来,我用心写作、努力生活、潜心积累,或许正是为了等待有朝一日替父亲完成他当年的心愿。

  这个四月,我到港后的第一本散文集《香江记趣》终於付梓。我想,父亲一定会知道,也一定很欣慰。人生总有很多缺憾,但於血脉的延续中,我们总能完成很多弥补、拥有更多的发现、体味到更深刻的哲理。那片绿野,教给我的,是文学的启蒙、家国情怀的激荡,是亲情的浸染、故乡的眷恋,让我即便远走在千里之外,也能够收穫生命的绿、天空的蓝。

  母校邀请我给学生们做一次写作讲座。我想,我一定会告诉他们:请珍惜和感恩你生命中的那片绿野。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