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网

大公报电子版
首页 > 评论 > 大公评论 > 正文

沉思往事立残阳\范湘鸿

2021-04-04 04:24:53大公报
字号
放大
标准
分享

  拿到《晚明风月》(南京大学出版社,二○一六年),完全没想到,它竟会令我魂不守舍、悲欣交集。作者王鹤用她悲天悯人的笔,将晚明时期的那段历史和历史中的大小人物娓娓道来,无论是女人还是男人,名伎还是名士,王孙还是皇后,都写得那麼体贴──好像隔了几百年明清异代的烽烟战火,他们仍如她的兄弟姐妹,父兄孩儿一般。他们的风光,他们的失意,他们的身若飘絮,他们在战火中的流离颠沛,甚至他们那试图改变命运的小小的野心,以及家世败落后的不堪,读着都让人又温暖又心酸。文章精妙固然不易,史料严谨也非一日之功。而我以为,心怀悲悯是更难的,它需要更宽的视野,更大的胸襟,能容下与自己的见地不同的生活选择,才会有笔底自然流露的慈悲。这是我敬重这本书的重要原因。

  人在历史中,就如黄叶在秋风中,轻轻地就飘落下来,辗落为尘。名士美人俱往矣。透过《晚明风月》,我们得以穿越历史的尘埃,重睹了她们当日的美好和芬芳:董小宛的痴、柳如是的烈、李小大的奢、顾眉的柔、卞玉京的忍──每个女子的风度气质都跃然纸上,彷彿从时光的深处款款行来,俏生生地和我面对着面,或低眉浅笑,或豪气干云──这是一种很奇妙的复活的感觉。

  书中的秦淮诸艳,从小受到良好的文化薰陶,琴棋书画皆通。她们是画家、诗人,歌唱家和演奏家。在那个妇女只能居於深闺的年代,她们是少有的能进入社会生活、广泛交遊官商士子的知识女性,与她们交遊的,也多是当年的文坛巨擘、文化大家。名姝与名士的交遊和婚姻,好像那个时代的璀璨群星,点亮了中国文化史的天空。

  “晚明”,正是江南文化繁荣的时代,资本主义开始萌芽,个性与自由开始萌动,然而甲申之变、乙酉之变,令江南的弦歌丝竹化作战马嘶鸣,江南的繁华奢靡化作血肉横飞。在战火纷飞、铁骑屠城中,能活下来已是幸运。《晚明风月》中那些惊心动魄的战争描写,常让人想起杜甫的《三吏三别》和曹操的《蒿裏行》。我在想,作者在写到这些场面时,一定心如刀割,特别是战乱中的妇女──她们不仅随时可能丧命,还时时可能被凌辱。战乱中的秦淮诸艳,因为声名远扬,更添了许多惊险和无奈。在这样的国破家亡、山河易色中,好些平日裏鼓琴吹箫、吟诗作画的女子,竟然在命如累卵的明末乱世中,巾帼不让鬚眉:马娇跟随夫君矢志抗清、慷慨赴死;董小宛甘愿随着丈夫过着颠沛贫困的遗民生活;柳如是国破时欲投水自尽;卞玉京身着道服以明志。她们绽放的志节与风骨,让那麼多鬚眉男儿,也自愧不如。

  “谁念西风独自凉?萧萧黄叶闭疏窗,沉思往事立残阳。被酒莫惊春睡重,赌书消得泼茶香,当时只道是寻常。”读完这本书,纳兰若容的词从心头突湧而出。也许,这首闻名遐迩的悼亡词,也可看成作者对历史的悼亡。我以为,它可以作为这本书最好的註脚。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