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网

大公报电子版
首页 > 评论 > 大公评论 > 正文

知微篇/构建“爱国者治港”的强大社会基础\周八骏

2021-04-22 04:24:06大公报
字号
放大
标准
分享

  特区政府提交立法会审议的《2021年完善选举制度(综合修订)条例草案》,落实全国人大常委会关於香港基本法附件一和附件二的修订,对选举委员会各界别做具体规定。香港若干媒体和时事评论分析并判断,从第七届立法会和下一任行政长官开始,“爱国者治港”将得到充分保障。

  “拒中抗共”政治势力将不再可能在今后立法会拥有议席,一旦有人混入而被揭露,则必定被取消议员资格。“拒中抗共”政治势力也将不再可能对今后行政长官候选人提名和选举过程产生看得见的影响。

  扭转对爱国爱港力量的成见

  笔者所定义的“拒中抗共”政治势力,有两个基本特征,一是受美英操控,二是主张香港特区照搬西方政治制度而变成“独立政治实体”,甚至公然鼓吹“港独”。传统“泛民”和“本土激进分离势力”(后者包括以“本土自决”为幌子追求“港独”的团体和个人,和直接主张“港独”的团体和个人),都属於“拒中抗共”政治势力。

  若干朋友提出“新泛民”的命题,是指从传统“泛民”中分裂出来的人所组建的政治团体或者个人。我理解这一命题旨在鼓励传统“泛民”分裂。问题是,从传统“泛民”中分裂出来的人所组建的政治团体或者个人,欲参与立法会和行政长官选举,必须与“拒中抗共”政治立场决裂。果如此,他们也就不宜被标籤为“新泛民”,而是爱国者队伍的后来者。当然,我不主张把爱国者区分为“新”与“旧”。但是,我坚定地认为,在新选举制度下,“泛民”(另一标籤是“民主派”)将成绝响。

  然而,在香港居民中,仍将有一部分人(选民)在今后一段时间保留对“拒中抗共”政治势力的支持和同情。此所以有今后立法会选举投票率低的预测。

  另一方面,不能排除今后新成立的政治团体和个人以伪装混入立法会,但在香港政治某一重要节点跳出来为美英张目、把矛头直指中央。可以确信的是,一旦出现那一类情形,特区现有制度可以迅速把这一类人物从立法会赶出去。

  今后行政长官候选人提名和选举过程,将在中央拥有决定性影响力的1500人选委会中进行。乔装打扮的“拒中抗共”分子更难混迹其间。问题是,如果香港居民中仍有一些人内心支持和同情“拒中抗共”政治势力,那麼,行政长官及其管治班子的民意支持度会受影响。

  综上所析,特区政府和爱国爱港阵营,必须以新选举制度确保今后立法会和行政长官均贯彻“爱国者治港”原则为基础,加大引导香港居民支持“爱国者治港”的工作力度。

  坚定对国家的道路制度自信

  首先,必须坚决扭转香港社会不少人对民建联、工联会等爱国爱港中坚力量的偏见和成见。“爱国者”是指政治立场和政治态度。民建联、工联会的坚定爱国立场和态度毋庸赘言。

  政治立场决定香港特区前进的方向和目标。行政长官林郑月娥不久前关於特区成立20多年来未全面贯彻“一国两制”的批评和自我批评,其实就是批评香港特区20多年来没有把定正确的政治立场。之所以如此,重要原因之一,是坚定爱国者依然遭偏见和成见所排斥和贬低。

  其次,必须在香港社会推广关於国家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

  今年是中国共产党诞生一百周年。特区政府和爱国爱港阵营应当在香港社会开展“中国共产党百年与香港”的研究活动和宣传活动。讲香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华民族争取独立和解放的历史征程中的作用。讲香港对中国共产党领导国家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改革开放发展的独特贡献。更要讲中国共产党长期维护香港稳定、支持香港发展,并且,以史无前例的“一国两制”使香港回归祖国的伟大功业。这是香港人心回归的工程,构筑“爱国者治港”的社会基础,打造抵禦美英干预香港事务的铜墙铁壁。

  最后却绝非次要的是,今后立法会和特区管治团队必须显著提高管治水平和施政能力,争取三至五年内,在解决土地房屋短缺、缩小贫富差距、确保老有所养等等重大经济民生问题上,让香港居民普遍产生获得感。   资深评论员、博士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