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网

大公报电子版
首页 > 评论 > 大公评论 > 正文

井水集/鼓励之外还有招吗?\龙眠山

2021-06-08 04:23:19大公报
字号
放大
标准
分享

  为鼓励市民接种,特区政府提出“疫苗气泡”政策并为公务员提供疫苗假期。商界各出奇谋,送楼、送礼包、送旅遊奖赏、食肆用膳折扣、商场派发现金券等等,从近日接种人数明显上升观之,“谷针”攻势收到一定的效果。

  但无法迴避的现实是,香港接种超过百日,接种率不过人口两成多一点,距离集体免疫的七成接种率相当遥远。就特定人群看,医护接种率只有三成多,教职员工的接种率低至一成八,公务员接种率暂时未有数据,估计也不会高。特区政府虽然定下了九月份大幅提升接种率的目标,但并没有提供明确的数字指标,这恰恰说明,政府对未来三个月的接种率如何心中无底。

  在科学昌明的时代,不相信疫苗的不乏其人,鼓励和激励都未必能打动他们。这也不是香港独有的问题,在以色列、英国、美国等地,接种率达到五成以后都碰到“樽颈位”,有后继无力之忧,不少国家不得不採取较激进的措施。在美国得州,有医院强制医护人员接种,院方认为要求员工接种是合法的,而身为医务工作者,尽其所能地保护患者,是神圣的义务。美国数百所大学明确要求师生员工在新学年前接种,更有老师收到校方的“强硬”通知,明言“接种与否与阁下的工作有关”。

  曾几何时,不少欧美人士连口罩也不愿意戴,现在却採取强制接种措施,这是新冠疫情大流行带来的理念和做法上的变化。强制接种是否可行言人人殊,但香港社会必须思考,万一在种种“谷针”措施之下,接种率依然无法大幅提升,应该怎麼办?正如有人质疑,前线医护不接种,有没有资格为别人接种?做老师的不以身作则,如何为人师表?

  特区政府、医管局及教育相关部门应该有明确的态度,清晰的指引,不能一直被动。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