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网

大公报电子版
首页 > 评论 > 大公评论 > 正文

港事港心/特定行业强制接种疫苗有其必要\Daniel de Blocq van Scheltinga

2021-06-19 04:24:46大公报
字号
放大
标准
分享

  环顾全球,有许多人似乎忘记了法律中的一些基本概念,譬如,虽然人民可享受法律赋予的某些权利,但这些权利并非是绝对的,往往同时受法律所限制。

  例如社会陷入危机和战争的时候,这些限制是必要的,可以长久或暂时生效。大多数人并不是在孤岛上独处,因此要社会畅顺运作,权利只能在某些特定的范围内行使。共同利益大于个人权利,大多数人认同他们有随意走动的自由,但也意识到当罪犯被判入狱,失去人身自由是必然的。监禁罪犯会令社会更安全,皆因他们无法再作恶,有望在狱中静思己过,这是一般公认的道理。

  接种是公民责任和义务

  在美国,宪法规定公民可持有枪械,但要求限制这项权利的声音不绝,甚至不断有司法程序挑战这项权利,只可惜难以找到着力点达成此目标。根据美国非牟利机构“枪枝暴力档案”收集的本土枪击事件数据,虽然美国今年迄今发生了239宗大规模枪击事件,酿成超过1.8万亡,但仍有大量美国民众反对限制管有枪械。在不少旁观者而言,他们很难理解为何当局会对酿成众多惨剧的一项权利没有作出有效的约制,也难以想像共同利益次于个人持枪权。

  毫无疑问,新冠肺炎疫情可以说是一场全球危机。到目前为止,已有超过384万人死于这种病毒。市民都可以理解政府需要采取非常手段来保护大众免受病毒侵害。病毒除了夺去生命和数以千万计人的健康,也造成巨额经济损失,更何况许多人要经历失去至亲以及与家人和朋友长期分隔的痛苦。

  然而在荷兰,在5月5日举行的一年一度二战解放日庆祝活动中,当地一个细小的反对党展示一幅海报,竟然暗示荷兰抗击德国占领的解放运动在2020年结束了。这当然不是因为德国再度占领荷兰,而是因为荷兰政府在2020年规定市民必须在乘搭公共交通工具时佩戴口罩,并且实施局部封城措施,该政党的支持者和部分市民认为措施侵犯个人自由,是结束自由的开端。很明显,他们完全忽视了控制疫情这个共同利益,无视不辞劳苦治疗确诊者的前线医护人员、受病毒威胁的老弱群体,用“自私自利”来形容他们最贴切不过。

  世界上每个人都希望疫情早日结束,回复正常生活。可悲的是,并不是每个人都同意或理解,实现这个目标的前提是人们必需自律,以及接受抗疫的唯一可行方法是接种疫苗、戴口罩和保持社交距离三管齐下。

  笔者与北京和上海的同事交谈时看到了抗疫成功的可能性,毕竟这两个城市的生活都已经大致回复正常。抗疫方法的成效显而易见,无视它只会导致悲剧收场,印度的惨况也印证了这一点。

  尽管香港疫情已经放缓,但我们的疫苗接种率仍远未达七成的目标。在香港,政府和医疗机构抗疫成就显著,而且接种疫苗的过程高效、费用全免,可以选择两种不同的疫苗,接种地点近在咫尺,世界上只有少许地区能够拥有这样良好的抗疫条件。特区政府已为所有成年人订购足够疫苗,但由于保质期有限,当中的一些疫苗可能因此被浪费掉。我们绝不能够接受这种状况,无论如何也要设法阻止疫苗被弃掉。

  强力打击抹黑疫苗的言行

  政府早前拟要求日后申请来港工作和续约的外佣须强制接种疫苗,这是正确的做法。外佣在香港深受欢迎,成为不少家庭不可或缺的一分子,她们负责照顾老人和小孩这两个弱小社群。外佣接种疫苗无疑是正确的起步点,只是那些不顾共同利益的人又再造谣生事,诬蔑有关举措是歧视外佣,最终特区政府决定放弃这项计划。

  香港抗疫表现出色,但这一场战役尚未结束,我们仍需把共同利益放在首位,直至抗疫成功。当然,需要强制接种疫苗的人不应只限于外佣,还应包括医护人员、机场员工、公务员、公共交通工具的司机等。换句话说,所有为大众提供服务、促进社会运作的人员都应该强制接种疫苗。政府应该奖励完成接种的人,除了确保外国政府认可的我们的疫苗接种计划,方便他们出外旅游,还可搞点新意,例如为他们提供一次性的税务减免。政府还需要做好宣传工作,强力打击抹黑疫苗的谣言。

  香港的抗疫之路已经走了很远,黑暗尽头乍现曙光,我们要继续努力完成抗疫工作。

  註:英文版原文刊登于《中国日报香港版》

  金融界专业人士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