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网

大公报电子版
首页 > 评论 > 大公评论 > 正文

议事论事/重视历史教育 促进国家认同\吴志良

2021-06-21 04:24:34大公报
字号
放大
标准
分享

  人类早期群居的共同生活经验和历史记忆,是民族形成和国家构建的基础,因为人们在共同生活中,对这个共同体经历了辨识、选择和认可的过程,从而从内心产生了一种归属感,认识到自己是其中的一员并乐意成为其中的成员。这种归属感,以及由此衍生出来的自豪感、忠诚感、责任感和使命感,就是我们当今所说的对民族和国家的认同感。民族有别离,国家有分合,但只要共同的生活经验和历史记忆能够维系其认同感,民族就能聚合延续,国家就能统一富强。

  我国著名思想家梁启超先生早就指出:“史学者,学问之最博大而最切要者也,国民之明镜也,爱国心之源泉也。”钱穆先生进一步强调:“若一民族对其已往历史了无所知,此必为无文化之民族。此民族中之分子,对其民族,必无甚深之爱,必不能为其民族真奋斗而牺牲,此民族终将无争存于并世之力量。”学习和传承历史对民族振兴与国家发展的重要性,跃然纸上。美国学者亨廷顿说得更直白:“国家利益来源于国家认同。我们必须先知道我们是谁,然后才知道我们的利益是什么。” 因此,民族独立、国家建立之后,无不着力建构自己的历史叙事,重视历史传承,树立主体价值观,强化民族认同和国家认同。而历史传承的根本手段,就是历史教育,可见历史教育对促进国家认同的作用,特别在民族和文化多元或统一过程中有新成员加入的国家里,要维护国家统一、领土完整、族群和谐、社会稳定、政治有序,就必须维护国家的凝聚力和向心力,强化国家认同,历史教育的意义也尤为重大。

  一

  习近平主席指出,“历史是最好的老师,它忠实记录了每一个国家走过的足迹,也给每一个国家未来的发展提供启示。”既然“我们从哪里来”、“我们是谁”决定了我们“往哪里去”,决定了民族和国家的命运,那应该如何理解“国家认同”?

  在学术界,“国家认同”概念没有一致的定义,但一般人认为:基于个人视角,即个人主动承认国家的政体和欣赏本国文化的行为;基于国家视角,即主权认同;从其功能看,即公民通过认同国家的属性功能来认同国家的心理活动;从其内容看,即公民对人类历史活动过程中体现出来的文化认可和心理归属,人类对置身一国之内的政治生活和权利係统的承认和认可。

  根据同一作者,“国家认同”的内涵要素包括五个维度,即主体维度的身份认同、空间维度的领土认同、时间维度的历史认同、理念维度的文化认同和权力维度的政治认同。换言之,国家认同包涵了我是谁、我生活的地理空间在哪里、我从哪里来、我信奉哪些思想观念、我接受何种政治制度和政权机构等基本内容。完整“国家认同”必须涵盖这五个方面,缺一不可。

  而当今世界各国都在强调国家认同,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在全球化的冲击下,发生了选择性而非全面性的国家认同现象,特别是某些强权和势力趁机而入,对一些民族、文化、制度多元的地区和国家输出所谓的“普世价值”,削弱其国民的归属感、凝聚力和向心力,以便在国家之间的竞争中占据上风,获取最大的利益。

  因此,纵观世界,不同国家无不强调自身的历史传统、文化自信、制度优势,增强国民的国家意识,维护国家认同的完整性以防在弱肉强食的丛林中迷失方向甚至被吞食。事实上,这些年许多国家四分五裂,许多国家国不成国──政治失序、社会混乱、经济停滞,人民陷入水深火热的困境,都与国家认同出现问题、为外来势力趁机渗透不无关系。

  二

  必须承认,国家认同是一个很复杂的问题,也是各国(包括世界强国)面临的一个重要挑战。多元的民族、宗教,有差别的文化背景、政治权力、经济利益,全球化浪潮的席卷、移民的大量涌入和“普世价值”的兴起,甚至科技进步带来的信息传播效率,如果被别有用心者利用,都可能掀起翻天大浪,直接冲击甚至摧毁国家认同,继而搞垮一个国家。那么,怎样才能强化国家认同、立于不败之地呢?

  认同有很大的主观性,取决于认同主体的自我体验和自我经验感;同一性和连续性的认同,则取决于时间、空间关系的动态一致性。正如前述,在历史长河中,民族有别离,国家有分合,时间、空间会有动态变化,这不可避免影响到认同主体的自我体验和感受。移民的心态,则更加复杂。通常,在民族、国家受到外来威胁压迫的危难存亡之际,民族认同和国家认同会特别强烈、一致、完整,例如中华民族的认同感在鸦片战争爆发、列强入侵后得到了空前的强化,而中国的国家认同近年在美国的打压下也有了明显的增加。

  中国之所以能够立于不败之地,我们要感恩于五千年文明的深厚积澱,感恩于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中华历史文化的滋养,感恩于历史文化传统的薪火相传,感恩于社会主义制度优势的充分发挥,感恩于国家建设的不断进步和人民生活的不断改善,令国人的国家认同不断增强。我们不仅有智慧还有勇气和力量,去抵御一切外来的侵略、压迫和打击,屹立于世界之林。我们不仅传承历史,还创造历史。

  但是,在国际形势日益复杂的情况下,在百年不遇的世界大变局中,我们如何更好地传承历史,坚定文化自信,加强国家观念,强化国家认同,是摆在面前的一项重大任务,尤其是在回归祖国大家庭不久的港、澳特别行政区,任务更为艰巨。

  三

  习近平主席说:“坚定文化自信,离不开对中华民族历史的认知和运用。历史是一面镜子,从历史中,我们能够更好看清世界、参透生活、认识自己;历史也是一位智者,同历史对话,我们能够更好认识过去、把握当下、面向未来。”

  最近,香港团结基金组织力量出版了《香港地方志》的第一卷,引起社会广泛的关注和讨论。这不仅是一本历史著作的出版,也是对香港回归后宏观历史叙事和历史教育缺失的反思和补足,更是夺回香港历史话语权的重要一步。新生的特别行政区要从“殖民地”一百多年历史的阴影中走出来,必须重构在中国历史框架下的宏观历史叙事,重新对接上国家认同的时、空关系,并在中、小学全面展开历史教学,让港人特别是青少年充分、明白地认识到“我从哪里来”、“我是谁”这两个根本问题,才能真正回到祖国怀抱。要明白“我从哪里来”、“我是谁”,最有效的路径就是价值导向正确的历史教育。

  现在回头看,“殖民教育”最成功之处在于推出“借来的时间、借来的空间”这个口号,令部分港人国家认同的时空关系断裂,令部分港人的国家观念时空错乱。这种错乱感,在其他许多摆脱殖民统治的地区和国家也普遍存在,从而造成这些地区和国家长期政局不稳、社会不和、经济不振,甚至经历血与火的洗礼。

  而要突破困境,便要构建全新的宏观历史叙事,掌握历史话语权,树立新的价值观,重建国家意识,重塑国家认同,坚定文化和制度自信。这正是《香港地方志》出版受重视的社会意义。

  当然,《香港地方志》的出版仅仅是站在中国史视野中书写香港宏观历史叙事的第一步。宏观历史叙事的完成,需要团结更多的学术力量、凝聚更多的社会共识、得到大多数居民的认可与支持;构建好宏观历史叙事之后,还需要普及历史知识,特别是编写好历史教材,进入课堂,让青少年学生正规了解自己的国家和历史,正式确定自己的身份,真心欣赏自己的文化,真诚认同自己的国家政体,维护国家安全、利益和领土完整,从而产生内心的归属感和真正的国家认同。

  四

  港澳虽然先后回归祖国,但历史背景、社会环境、经济发展不完全一样。地理上,澳门与内地陆地相连;历史上,英、葡的“殖民统治”方式有别,严格来说,葡萄牙的“殖民统治”没有深度渗透至华人社会,特别是文化价值方面,中、西并存且中华文化一直占主导地位;经济上,澳门完全依赖内地,国盛国衰,直接关系到澳门之存亡。所以说,澳门一直与祖国同命运、共呼吸,有深厚而朴实的爱国主义传统,有识之士也长期坚持不懈地传播中华历史文化。

  国家改革开放以后,《澳门日报》等机构率先每年组织优秀中学生赴内地参访,认识祖国文化,了解国家发展,对国家的进步有切身的体会。一代又一代青年人频密往来两地之间,学习、生活、创业、就业,对祖国产生了一种特别的亲近感。

  对中华文化传统的坚守以及对祖国的亲近感,不仅为澳门顺利回归和特区成立创造了良好的社会环境,也为特区爱国主义教育奠定了社会基础。特区政府第一份施政报告,就将爱国主义作为教育发展的总目标。此一政策,2006年以法律形式正式施行。10年后,教育部门正式推出中学历史教材并为绝大多数学校所采用,历史教育步入正轨。

  在中学历史教科书中,无论是中国历史还是世界历史,都加插了澳门史专题。这种编排方式,既体现了澳门史是中国史的一部分,澳门在国家大局中是地方与中央的关系,又凸显了澳门在中国与世界交往中的特殊地位,充分肯定澳门在中西经贸文化交流中的特殊作用,使得学生更好地理解澳门在国内和国际格局中所处的位置,有利于学生更清晰、更完整地形成和确定自己的身份认同和国家认同。

  值得一提的是,澳门的历史教学不仅限于课堂,不少学校还鼓励、引导学生走出课堂,考察澳门的历史文化古蹟、风土人情并撰写考察报告,然后与更多的同学分享,既提高了同学们学习历史的兴趣,又令其对历史人物、事件有更加感性、直观的认识,增加其个人体验感和对澳门的归属感。作为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评定的世界文化遗产,澳门有许多保育完好的文物古蹟,为学生们提供了很好的考察对象。这些文物古蹟是历史沧桑的印记,也是中华民族光荣与屈辱的见证。

  另一方面,澳门近、现代史是中国近、现代史的一个缩影,这些人物、事件都与中国近、现代化进程息息相关,通过学习考察,学生们同时加深了对中国历史的了解,增强了国民意识。

  澳门的历史教育不仅在学校推展,许多公共机构、社会团体还定期组织不同形式的导赏考察活动,增加市民对文物古蹟的了解和澳门历史的认识,从而增强市民的家国情怀。澳门基金会、文化局以及澳门历史教育学会、澳门文物大使协会多年来培养了数以千计的文物大使,通过他们的导赏和讲解,数以十万计的市民增加了对澳门历史文化的认知及其与中国历史关系的了解。

  澳门的历史教育也不仅在本地推行,公、私机构和学校每年都组织数以百计的参访团到内地考察、学习、实习,与内地同学、同行交流,实地体验中华历史文化的博大精深,感受国家建设的快速发展,增加对祖国的认识和情感。

  近年来,特别是中学历史教材广泛使用之后,澳门历史教师也加强了培训和交流,澳门大学专门开设了历史教师进修班,教育团体也组织历史教师赴内地与同行交流教学心得,以提高历史教学水平。与此同时,很多普及历史知识的书籍陆续出版,《澳门日报》还为学生开设历史专栏,澳门基金会与澳门历史教育学会举办的“中学生历史知识竞赛”,有近三百队数以千计的学生参加,并且在澳门电视台转播,社会对历史的关注度显著增加。今年,澳门社会各界庆祝中国共产党100周年华诞,更加深了对中共党史和中国近现代史的认识,可喜可贺。澳门基金会与上海人民出版社合作出版《半小时漫画党史》,重点向青少年介绍党史。

  知史明理,知史明智。澳门历史教育取得成绩,有赖于澳门长期形成的良好社会政治基础,有赖于澳门史学界、教育界的无私奉献。澳门历史研究起步较晚,在不到半个世纪的时间里,不仅整理、出版了大量的档案文献,还取得了丰硕的研究成果,基本完成了中国历史框架下澳门历史的宏观叙事,牢牢把握了历史话语权,为特区核心价值观的形塑、为巩固居民的国家认同做出了直接的贡献。我们相信,只要持之以恒,澳门历史研究和历史教育将取得更大的成功,澳门居民的国家认同也将更加牢固。

  全国港澳研究会副会长、澳门基金会行政委员会主席

  (本文是作者在全国港澳研究会2021年“把握十四五,提速大湾区,共创新辉煌”学术研讨会上的演讲全文)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