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九月份新学年起,香港浸会大学新生必须修读“国安教育课程”并接受相关评估。浸大率先将国安课程纳入大学必修课,这是落实香港国安法的应有之义,也是香港现实的迫切需要,值得高度肯定。
香港国安法第十条明文规定:“香港特别行政区应该通过学校、社会团体、媒体、网络等开展国家安全教育,提高香港特别行政区居民的国家安全意识和守法意识。”在学校开展国安教育应该而且必须,大学对此责无旁贷。
特区政府早前已对通识科作出改革,将之命名为“公民与社会发展科”,国安教育是其中三大核心内容之一,也是中学文凭试的必考内容。国安教育不能因为中学生涯的结束戛然而止,大学应该衔接有关教育,浸会大学的有关决定可以说来得正是时候。
从香港的社会现实及教育现状来看,在大学推行国安教育尤为迫切。事实上,无论是2014年非法“占中”、2016年旺角暴乱还是2019年修例风波,都有不少大学生深度卷入其中,部分大学校园甚至沦为“港独”思潮的温床及恐怖分子的“训练营”,国安教育的缺失是其中的重要原因。亡羊补牢,犹未为晚,香港的大学必须补上国安教育这一课。
实际上,从过去大学出现的种种乱象来看,香港高等院校越早补上国安教育的空白,也就越有利于大学的自身发展。
教育局局长杨润雄昨日肯定浸大的做法,表示支持浸大做相关工作,亦支持其他院校根据法例要求,就其课程作出改动。
国安教育是长期的过程,教什么、怎么教、如何评估?需要进一步细化研究,但肯定要注重实际效果,不能流于形式。希望其他几间大专院校,都能像浸大那样,从把国安教育列入必修课做起,正本清源,拨乱反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