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网

大公报电子版
首页 > 评论 > 大公评论 > 正文

缓解房屋问题 只有迎难而上/香港青年事务发展基金会理事长 陈文伟

2021-08-01 04:24:02大公报
字号
放大
标准
分享

  全国政协副主席、国务院港澳办主任夏宝龙早前对香港管治者提出五个能力要求,希望特区政府肩负更大责任,做好各样工作,并期盼香港在国家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实现时,房屋问题会得到解决,未来不会再有㓥房、“笼屋”。事实上,中央已多次指出香港要解决房屋问题,国务院副总理韩正今年3月两会时指出,解决房屋问题难度很大,但总要有开始解决的时候。

  这已经是国家领导人今年第二次就香港房屋问题发话了,所传达的意函难道还不清楚吗?或可以作出这样的解读:一是中央把香港房屋问题定义为深层次问题中的重中之重必须予以解决。二是中央明白“解决房屋问题的难度很大”,也十分了解难度在于什么地方,但解决房屋问题属香港特区政府的工作,中央不便直接下达“指示”,只能苦口婆心地一再以“关怀、愿景”的方式来表达对香港房屋问题的关切之情。

  笔者认为,开发郊野公园边陲地带兴建房屋,对等上公屋及25万居住在㓥房、“笼屋”的基层市民来说真的十分重要,所以当局应该尽早展开计划研究。稍具政治经验的人一定能够理解,夏宝龙主任提出“告别㓥房、‘笼屋’”是具体要求而不是愿景。解决土地问题要全社会配合,但作为政策制定者、推动者及执行者,特区政府应该更主动作为,平衡各方面的利益矛盾,令土地资源可以更公平地分配。

  香港的房屋问题已到了十分严峻地步,香港土地面积达1106平方公里,但只有78平方公里(占7%)作居住用途,人均居住面积只有15.8平方米。当局推出的过渡性房屋、租金津贴及㓥房租管只能够缓解短中期的房屋问题,因此特区政府须尽快制定全面及长远的土地供应和屋方案目标,令市民可以安居,社会更加平稳。

  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指出:“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打江山、守江山,守的是人民的心。”回归以来香港房屋问题积弊多年,“安居乐业”才是香港市民真正的“民心”。特区政府更应该敢于在矛盾冲突面前迎难而上,也唯有迎难而上才能真正根治香港的房屋问题。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