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网

大公报电子版
首页 > 评论 > 大公评论 > 正文

完善法律制度 反制外国制裁\香港青年事务发展基金会理事长 陈文伟

2021-08-15 04:23:44大公报
字号
放大
标准
分享

  全国人大常委会下周开会,预料会将《反外国制裁法》列入基本法附件三。行政长官林郑月娥日前表示,支持透过本地立法方式在港实施《反外国制裁法》。

  自2018年以来美国为保其霸权地位向中国实施“极限施压”,不单无理发起贸易战,更在涉港、涉疆、涉台和南海等问题上干预中国内政,对中国实施所谓的“制裁”企图以此遏阻中国发展的势头。

  过去一段时间“港独”分子不断呼吁美国通过《香港人权与民主法案》、对特区官员进行所谓的“制裁”,诬称外国企业及资本将大量撤离香港,本港金融系统将受严重冲击云云。事实是本地生产总值同比增长近8%,香港银行体系结余升至近4年高位。香港新股募集资金较去年同期翻倍,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发表报告再次肯定香港的国际金融中心地位。

  美国政府一再抹黑香港营商环境存在风险,鼓动美企撤离香港,但香港美国商会会长早泰娜却认为香港邻近内地,有可以与世界各地互动及法治等优势。

  资本家追本逐利才是本性,据美国经济分析局及香港统计处数据,香港3月成美国第二大贸易顺差市场,美对香港贸易顺差按月飙升1.5倍,香港对美国出口总值196.82亿港元,同比升8.2%;进口值则按年升12.2%,为180.76亿港元,美企在香港直接投资逾3200亿,平均每平获利近300亿美元。

  香港国安法实施以来没有外资撤走,香港也没有出现营商危机,而是反中乱港分子接连畏罪潜逃或解散组织企图脱罪。《反外国制裁法》未来在香港的实施,为政府反击外国无理“制裁”提供了法律的基础,避免香港成为国家安全的漏洞。中央多次强调会贯彻执行“一国两制”、“港人治港”、高度自治方针,落实中央对香港特区全面管治权,落实特别行政区维护国家安全的法律制度和执行机制已经是国家基本策略,也是香港繁荣稳定的根本保证。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