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迎接新学年,多个月前特区政府订下七成人接种疫苗、建立免疫屏障的目标。但后天就要开学了,香港接种率刚超过六成,距离七成目标尚有一段距离。更何况病毒已经变种,“集体免疫”遥不可及,特区政府是时候调整抗疫目标及策略了。
公务员事务局局长聂德权昨日表示,政府朝着全民接种的目标推广新冠疫苗接种,未来不排除对处所设立一些限制,例如只准打针者进入,政府亦呼吁企业鼓励员工接种。但他同时强调,不存在强迫接种,不接种者必须定期检测。
从“七成接种”到“全民接种”,这是一个进步,政府亦为此推出长者及学生“即日筹”等措施,应予以肯定。但由于没有订下明确的实现时间,也没有路径方式,不少人担心“全民接种”流于空泛,难以真正实现。
这样的担心并非没有根据。从接种预约的情况来看,已由过去平均每日约3万人,跌至昨日7千多人,换言之,愿意接种的大都已经接种,剩下的多是不愿意接种的“硬骨头”,不管政府如何鼓励、企业如何利诱,恐怕都难以打动这部分人。
自愿打针最理想,但对于不自愿者,除了强制恐怕没有别的方法。欧洲实施疫苗通行证政策,持有打齐两针的证明才能进入公共场所,这是变相强制未接种者早下决心;在美国纽约等地区,教职员不接种就不允许进学校。
很多人问,最强调“自由”的欧美国家改弦易辙,为什么香港仍视“强制”为禁忌?如果香港不以“强制”作为辅助手段,如何才能实现“全民接种”?一年、两年,还是更久?没有全民接种为基础,香港与内地通关无望,社会难以复常。
中联办主任骆惠宁日前指出:“不进则退,慢进也是退”。在全球拼命“催谷”接种的当下,香港要再加把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