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网

大公报电子版
首页 > 评论 > 大公评论 > 正文

有话要说/应全面禁售电子烟加热烟\温滔淼

2021-09-08 04:27:40大公报
字号
放大
标准
分享

  近期香港可谓好消息不断。先是揽炒派所犯下的种种罪行,现已陆续被落案起诉,部分人已被法院判刑;长年妖言惑众的《苹果日报》宣布自行停刊;乱港组织如教协、“民阵”相继宣布解散;议会内的反中乱港分子不是被DQ,就是自动辞职。可以说,社会已经正式进入由乱及治的阶段。

  在此情况之下,香港如何在止暴制乱之后能够由治及兴,便取决于“爱国者治港”原则能否真正落实,以及治港者是否达到坚定爱国者五项标准。当中,为民众办实事,树立市民至上的服务意识,显得尤为重要。

  是故,涉及禁售电子烟及加热烟的《2019年吸烟(公众卫生)(修订)条例草案》,能否在本届立法会会期结束前通过,便显得格外重要。根据世界卫生组织的资料显示,电子烟雾化的液体可蕴含尼古丁,而加热烟草制品含有烟草尼古丁这一高度致瘾物质,因此具有致瘾性。另一方面,目前并无证据表明,加热烟草制品的危害小于传统烟草制品。

  更重要的是,多项研究表明,相比于传统香烟,电子烟和加热烟更易吸引年轻人吸食。德国一项有2186名十年级学生参与的研究发现,吸用电子烟的学生尝试吸用传统卷烟的风险高出2.2倍。日本一项纵向研究发现,加热烟的现时使用率在2015至2017年间增加超过十倍,尤其是15至19岁人士的现时使用率,已由2015年的0.6%增至2017年的2.0%。

  防止年轻人吸食影响健康

  正因如此,不论医学界还是教育界,都一致赞成立法禁售电子烟和加热烟,以免年轻人因门户效应而染上烟瘾,并因而危害下一代健康。政府亦于2019年2月,开展禁售电子烟和加热烟的立法工作,但当时遭到揽炒派的阻挠,最终在2019年6月,立法会有关草案委员会,暂缓禁售电子烟及加热烟的修例草案,直至去年11月,立法会才决定重启草案的审议。

  然而,此次修例势必触动某些人的奶酪,损害他们的经济利益,所以大家不难发现,近日坊间不时出现一些似是而非的言论,要求只禁电子烟、不应禁加热烟,导致部分议员疑似受到误导,亦开始提出类似主张,并声称加热烟与传统香烟一样同样是蕴含烟草的产品,只禁加热烟、不禁传统香烟的理据不足云云。

  如此言论,完全忽视了电子烟和加热烟,比起传统香烟更易吸引年轻人吸食的研究数据,低估了此两类产物对于下一代的危害。退一步而言,强调加热烟跟传统香烟同样蕴含烟草,并不会减低加热烟的危害,顶多只能构成主张同时禁售传统香烟的理据而已,又怎能反过来,构成反对禁售加热烟的理据呢?

  由是观之,是次政府推动禁售电子烟和加热烟的立法工作,不但是关乎港人健康的利民之举,更能反映治港者敢于碰硬,不怕触碰某些既得利益,有着重要的意义。可幸的是,绝大多数的建制派都具有大局意识,支持政府全面禁售的立法建议。如此一来,修例能够获得通过,便是可以预料的事了!

  时事评论员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