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网

大公报电子版
首页 > 评论 > 大公评论 > 正文

议论风生/创科是命脉 青年有希望\杨建文

2021-09-14 04:27:06大公报
字号
放大
标准
分享

  ──学习“十四五”规划纲要的体会

  中联办主任骆惠宁早前在国家“十四五”规划纲要宣讲会上分享了三点看法:(一)、认清国家规划要求,全面把握香港的发展方向;(二)、融入国家发展大局,不断提升香港的竞争优势;(三)、善用国家政策支持,努力开创香港发展新未来。

  骆主任还特别指出:“市场经济,竞争激烈,不进则退,慢进也是退。唯有做好今天,才能赢得明天。”这番话可说是掷地有声的金石良言,对我们已经在内地投资设厂多年、从事创科创新的港资企业来说,更有切身和深刻的体会。

  眼前,在内地从事制造业实体经济的企业,普遍都面对经济下行压力加大或发展遇到“瓶颈期”的问题,亟盼有更多扶持、引导政策出台,协助企业降低成本;同时期盼有更高的服务意识和工作效率,为企业高效运营创造条件,加大对制造业技术改造和科研项目资金的政策扶持力度,降低企业物流成本,不断提高物流效率,为制造业终端产品的运输和设备的进出口提供便利。

  另一方面,企业在科技创新及转型升级方面面对的难题,有些非自身能力可以解决,其中,重点企业在新技术研发、产业链上下游配套协作及创新法治建设等问题上,除了希望得到补助支持外,更需要有良好的整体环境,让企业的创新成果在受保护的前提下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科技创新的路方能越走越快、越走越好。

  对此,建议举办每半年一次或每年一次的制造业实体经济座谈会,邀请位列制造业百强的企业家代表出席,通过面对面的交流沟通,全面了解企业在发展特别是科技创新方面遇到的困难,从而协助解决。

  香港与祖国从来都是唇齿相依、血脉相连,国家是香港长期繁荣稳定的坚强后盾和有力支撑,“十四五”规划再一次体现了中央关心、支持香港发展经济、改善民生,而且为香港未来的发展确立了新定位、新方向和新优势。对港人特别是年轻一代来说,认真了解和掌握国家“十四五”规划和香港未来发展的关系,是当务之急和应有之义。

  港青必须从学习“十四五”规划的过程中,了解祖国日新月异的变化和在经济、科技、文化等领域的强大实力,了解改革开放带来的重大成果和远大前景,增强国民身份认同和身为中国人的自豪感,打破地域界限,投身到粤港澳大湾区的广阔空间,努力寻求梦想和实现理想。

  特区政府和业界要携起手来,支持和鼓励香港年轻人、大学毕业生到内地去实习、就业和创业,最终形成一个产业合作、经济辐射、资源共享、人才流动的良好局面,使香港真正融入国家发展大局、经济发展迈上一个新台阶。(下)

  全国政协委员、香港伯恩光学创办人兼总裁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