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网

大公报电子版
首页 > 评论 > 大公评论 > 正文

青评后浪/完善选举制度 发展优质民主\王俊杰

2021-09-20 04:28:34大公报
字号
放大
标准
分享

  本月11日香港晴空一片,港岛分区最高气温达到35.8度,天时暑热,大家都想在室内“叹冷气”避暑。

  然而,年届72岁的香港中华总商会荣誉会董伍淑清,纵使在选举委员会商界(第二)界别中已自动当选,但她仍顶着酷热天气,在中环摆街站宣传新选举制度,走近市民听取意见及建议。事实上,伍淑清只是其中一例,还有不少选委会的当然委员、自动当选的社会贤达,近日都亲自走到街头派传单、宣传政纲。落区不是为了选举,而是为得到市民的信任,这一切都是中央完善香港选举制度之后,所带来的正面改变。

  新选举制度下的选委会,委员人数增加了,亦新增不少分组界别,扩大了社会各界的政治参与;更重要的是,选委会不仅要选出行政长官,现在还要选出部分立法会议员。选委会的责任比以往更重,委员不能再墨守成规,所以大家才会看到,当选的委员们相继走到街头聆听民意的场面,为将来更好地履行职责,不负市民期望而做足准备。

  西式民主并非唯一答案

  坊间一直有意见质疑,完善选举制度是香港民主的“倒退”。但事实胜于雄辩,基本法第45条及68条所规定,香港根据实际情况和循序渐进的原则达至普选的目标,依然保持不变。终点依旧,只是路径稍有不同。大家必须明白,所谓的西式民主并非唯一答案,每个地方都应该选择合适自身的政治制度。

  不少人对西式民主存在过多幻想,但历史早已说明,民主政制有不少缺陷。二次世界大战前夕,德国已实行西式民主体制,结果呢?1932年,主张激进主义的纳粹党,竟然在国会选举大获全胜,成为国会第一大党,为日后希特勒夺权埋下伏线。希特勒上台后,引发了二次大战,并犯下人类史上最骇人听闻的种族灭绝罪。由此可见,民主政制不一定可靠,也可以孕育出如希特勒这样的独裁者。

  再说近代一点的例子,被视为“民主大国”的美国,民主政制背后充斥着金权政治。利益集团和富人阶层利用巨额政治献金,操纵美国政治;政客们的施政倡议,往往与幕后金主的利益挂鈎。

  每场选战都要大洒金钱,鬥宣传攻势鬥出位,昂贵的选举经费,往往令普通人望而生畏,例如今届美国总统当选人拜登的选举开支就超过10亿美元,选举如同财阀代理人的游戏。

  审议效率高才是为民议会

  任何政制都有其优缺点,盲目吹捧西方民主,只是自欺欺人的迷信想法。说回香港的情况,过去不少反中乱港政客,打着“争取民主”的旗帜参选,但晋身立法会后,又为社会带来了什么贡献?市民对他们印象最为深刻的,是一幕幕“拉布”瘫痪议会运作、暴力冲击主席台的画面。议事堂变成政治骚的表演场地,反中乱港议员靠捣乱增加曝光率,以争取支持者的选票。

  反观现时由爱国爱港阵营主导的立法会,以往的乱象再不复见,审议效率乃前所未见之高。本届立法会在自去年11月“回复正常”后,至今已通过了30条条例草案,还有16条草案处于审议阶段,当局预料10月底前均能全部通过。一年立法会会期能通过46条草案,这种高效率才是议会应有表现,当政策能早日审议通过,市民就更快能受惠。

  完善选举制度并非要搞一言堂,只要是有才干的“爱国者”一样能参政,成为治港者的一员。新制度既包涵民主选举成分,也有协商政治的元素,互相取长补短。香港面对后疫情经济,以至西方国家对中国的围堵加剧,管治者必须稳住大局,不能任由有人拖后腿,香港更不能够成为国家的负担。至于所谓“泛民”,假若仍然冥顽不灵,继续走反中央反特区政府路线,恐怕其从政之路将从此写上句号。

  香港青年时事评论员协会成员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