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网

大公报电子版
首页 > 评论 > 大公评论 > 正文

议事论事/香港仍未具备与国际通关条件\陈凯文

2021-10-27 04:26:38大公报
字号
放大
标准
分享

  特区政府早前与内地商谈免隔离通关事宜,继创新及科技局局长薛永恒表示不排除直接使用内地健康码后,特首林郑月娥昨日预告,政府将取消大部分海外或内地来港的豁免检疫群组,并会在通关初期设少量配额,仅容许一小部分紧急、有必要性、与香港运作有关的群组如跨境司机等获豁免,稍后更会落实与内地较为一致的防疫措施,以提高中央恢复与港通关的信心。

  现时两地在健康码体系的对接上存在分歧,香港无法建立有效的疫情追踪制度,再加上香港对于境外来港人士,缺乏严格的医学观察隔离措施,疫苗接种的覆盖率仍未令人满意,同时缺乏有效的问责制度,部分人对于香港成功对内通关渐感渺茫,并因此而失去耐性。例如有人开始建议香港不如先跟国际通关,声称“起码有道门开给大家过返正常生活,营商和做各方面的事”。

  对于日常业务上跟外资往来较多的港资而言,香港既然对内通关未成事,不如先对外通关,自然是可以同情地理解。然而,我们若是从港人的整体福祉上来看,便会发现现时的确不是对外通关的时机。首先,全球的新冠疫情尚未受控,累计确诊数字已达2.43亿宗,每日新增确诊的近7天平均数字,仍达41万宗,常跟香港有经贸往来的英美两国,每日的新增确诊个案仍有2万至4万个个案。

  另一方面,香港的疫苗接种覆盖率,至今仍然偏低。截至昨晚8点,已接种第一剂疫苗的人数只有459万,占全港人口68.3%,完整接种人数则只有440万,占全港人口65.4%,而中国工程院院士、知名呼吸病学专家锺南山早前受访时表示,疫苗接种率达8成至8成半,再加上各国、特别是大国的传染情况都比较低,才是完全开放的一个标准。

  汲取国外不设防教训

  毕竟,接种疫苗并不代表完全没机会遭受感染,全球亦已出现突破性感染的案例,接种疫苗的其中一个重要功能,是减低感染后的重病率和致死率,所以我们必须提高接种率,并且等到国外疫情转趋缓和,才能减低对外通关所引致的确诊数字急升,以及因此而造成的公共医疗负荷增加。

  与此同时,在接种率不足的情况下,仓卒对外通关,病毒极有可能在社区传播中产生变种,假如出现有更高毒性和传播率,而现时疫苗又难以防御的超级病毒,势必会对本地公共医疗系统造成冲击甚至崩溃,新的变种病毒还有机会外溢,传至内地以及国外,从而影响国家乃至全球的公共卫生安全,情况有如印度早前出现的Delta变种病毒一样。

  香港假若仓卒对外通关,不但不会令香港“过返正常生活”,反而更有机会造成本地确诊个案急升,破坏现时正在逐步复甦的本地服务业和饮食业。君不见新加坡在8月放宽入境检疫和防疫措施之后,本土病例便不断攀升,迫使当局于9月底再次加强防疫措施,包括限缩社交聚会最多2人、餐厅内用最多2人一组、居家办公为既定模式,但是每日新增病例仍未下降,最终逼使新加坡加强防疫措施将延长一个月乎?

  更重要的是,假如香港仓卒对外通关的话,内地政府为免疫情“倒灌”,更不可能准许港人北上免隔离通关,而这又衍生两个问题:第一,究竟对外通关对香港所带来的整体收益大,还是对内通关大呢?第二,究竟对外通关对香港公共卫生构成的风险大,还是对内通关大呢?相信只要任何一个从全港和全国利益考虑的人,其实都应该知道答案。

  由是观之,不论香港还是内地,其实现时都不具备对外免隔离通关的条件。为今之计,特区政府理应优先建立和推行具备疫情追踪功能的健康码,并规定全民强制使用。与此同时,香港亦应收紧入境人士免隔离的豁免范围,以及完善现有定点隔离设施的安保,包括派驻警察到定点隔离酒店之内。为了让内地能够放心通关,政府亦应在正式通关之前,完成一次全民强制检测,以此证明社区内不存在隐形病患,为香港对内免隔离通关创造条件。

  全国港澳研究会会员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