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网

大公报电子版
首页 > 评论 > 大公评论 > 正文

印刻于生命中的城市记忆\招商局集团香港青年联合会 左燕云

2021-11-14 04:25:57大公报
字号
放大
标准
分享

  上世纪六十年代,我从广州来到香港。时至今日,这座城市留给我的记忆,都可以用街道串联起来:儿时的幼稚园,在北角英皇道,每日父亲带我坐“叮叮”(电车)来来回回,看港岛一天一天地变化着,楼更高也更密了,人更多也更挤了;读书时的学校在上环的摆花街附近,街道上花样繁多的中式招牌,让我经常看得入神;工作之后入住西环海旁,老区建筑形形色色、层层叠叠,打造出一个复杂、多功能又富有亲和力的街景。或许正是因为这些,当我拿到《香港街道演义》(就係香港出版公司,二○二一年十月)时,我陷入了深深的回忆。从这本书里,我看到了这座城市的发展与变迁,看到了一点一滴的生活,看到了维港两岸的烟火气,让我重拾印刻在生命中的城市记忆。

  作为一本纸质图书,《香港街道演义》用“行街”的经验表达了超越“网络打卡”的城市魅力。一帧帧图片讲述着城市的进化、时代的发展以及文化的特色与积澱。事实上,观赏街道上不同年代、风格迥异的建筑,光顾苦心经营数十年的街坊老店,或者寻找硕果仅存的霓虹灯及书法招牌,从而追溯这个城市数十年来堆叠的浪漫,是一种更加深度的分享。相较于电子社交平台上的“快餐”式文字,这样的表达无疑更富张力,从而容易获得更加持久的艺术魅力。

  街道,是城市的记忆,是生命的见证,它让香港散发出不同于世界其他地方的特质,无论是市民还是旅居者,都在劳作之中逐渐融入城市,成为风景的一部分,亦是城市的一部分。我也一样。生长于斯、生活于斯,个人的生命与这个城市重叠交互,景物变幻、空间改造、季节更替、光影流逝、人潮涌动乃至情感起伏,拼凑在一起便成了我生命年轮中的那一道道珍贵的印记。我深爱并且永远珍视。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