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网

大公报电子版
首页 > 评论 > 大公评论 > 正文

守护国土的执著信念\香港华菁会副秘书长 杨田田

2021-11-28 04:23:52大公报
字号
放大
标准
分享

  我从未踏足河西走廊,但自小就在唐诗宋词中领略它的大漠孤烟、铁马金戈,玉门关守、悠悠羌笛。所以,当我读到《河西走廊》(甘肃教育出版社,二○一五年)一书,心中满是欢喜、亲切和好奇。

  本书是对同名纪录片《河西走廊》的整理与深化。基于纪录片的拍摄,这本书在章节编排上颇有特色:以河西走廊的十个历史节点作为主线,带读者展开神秘的河西画卷。

  开篇的《使者》讲述了汉武帝派张骞出塞的故事。作为坚忍不拔、忠于祖国的探路者,张骞的出塞经历,不但为西汉与匈奴的对决中取胜奠定了基础,更开启了后世河西走廊成为贸易文化交流要道的诗篇。

  我认为,《造像》一章有史学和文学相结合的特色,它讲述了佛学经河西走廊传入中原、工匠艺人开凿石窟以及高僧开坛讲佛法的全过程,叙述时通过历史大事件中的小侧面增强了可读性。当时全民礼佛的风气鼎盛,一位叫鸠摩罗什的高僧,对佛经典籍的翻译做出很大贡献,例如我们现在常用的“烦恼”、“苦海”、“未来”、“心田”这些词都是最早经他翻译而来,还有那句经典的“色即是空,空即是色”。

  我尤其喜欢《苍生》一章。它在讲述明清历史的同时,突出了民族精神。清朝后期国力衰微,但林则徐、左宗棠等人清晰地意识到大西北是中国的大后方,西部安定,中国就安定。因此,即时在晚清军费最紧张的年代,左宗棠等明智的清朝官员仍然拼死坚守河西走廊,保全了国土。

  河西走廊在建国后是国家能源、航太航空的重要基地,在当代,人们也能用更系统的眼光看待这片土地上一千多年跌宕起伏的故事。最感动我的是代代国人守护国土的执著信念,从张骞到卫青、霍去病,从联姻的解忧公主到隋炀帝、左宗棠,一寸山河一寸金,这是历代中国人的坚守,也必将永远激励着每一个中国人。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