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网

大公报电子版
首页 > 评论 > 大公评论 > 正文

《国史大纲》的温情与敬意\招商局集团香港青年联合会 马明睿

2021-12-12 04:25:50大公报
字号
放大
标准
分享

  图:钱穆在中国半壁国土沦陷,民族认同感空前低的情况下,著书让国人了解中国光辉历史和文化,对中国未来产生信心。

  国学大师钱穆80多年前的著作《国史大纲》,是一部反映作者的历史观,也是流露出其内心的温婉的作品。当时中国半壁国土沦陷,民族认同感空前低下,部分人产生否定一切历史的错误观念,钱穆先生遂著书以舒其愤,让国人了解中国光辉历史和文化,对中国未来产生信心。而《国史大纲》中很多见地,对当下仍有很好的启示。

  《国史大纲》(商务印书馆,二○一○年十二月)作为钱穆最被推崇的经典作品之一,以时间线进行内容排布,讲述了从上古传说始到清末民国创建的历史。与单纯讲述历史的书籍不同,《国史大纲》更注重“纲”和“论”,先以论断式语言提出创见,然后通过缜密论证,勾勒出各历史年代的时代特征和演变过程,充分体现了钱穆先生的史学理念和文化背景,带有鲜明的个人特色。

  《国史大纲》全书饱含钱穆先生爱国家、民族的情感,尤其是华夏发祥发展的部分章节,阐述详尽,不惜笔墨,爱之深沉,溢于言表。他写到:“吾人若一游西安、洛阳、安阳、商丘以及济南、曲阜诸平野,溯大河,历广土,茫茫乎,苍苍乎,徘徊俯仰之间,必能想像我民族先民伟大创基之精神于依稀仿佛中也。”然而,当时的钱穆先生,却是颠沛流离,适逢“卢沟桥倭难猝发……取道香港,转长沙,至南岳,又随校迁滇,路出广西,借道越南,至昆明,至宜良,居城外西山岩泉下寺”,其间“暴寇肆虐,空袭相随”,其中艰辛,难以言表。

  以史为鉴 可以知兴替

  《国史大纲》的成书背景,是整个中华民族最危险的时刻,半壁国土沦陷,民族认同感空前低下,精英知识分子们陷入全盘否定、盲目西化的误区。钱穆先生随西南联大西迁,心意郁结,不得通其道,故述往事、思来者,著书以舒其愤,让国人了解中国光辉历史和文化,对中国未来产生信心。先生文笔如黄钟大吕,雄浑洗练,震人心魄。

  他开篇即写道:“凡读本书请先具下列诸信念……所谓对其本国已往历史略有所知者,尤必附随一种对其本国已往历史之温情与敬意……”这种“对本国历史应有温情与敬意”,是钱穆先生的历史观,也是作为国学大师内心的温婉表达。

  但最让我热血澎湃的文字,是钱穆对当时部分人持有的因国家衰落就否定一切历史的错误观念的反驳,期中也饱含他对未来的希望:“今日治国史者,适见我之骤落,并值彼之突进,意迷神惑,以为我有必落,彼有必进,并以一时之进落为彼、我全部历史之评价,故虽一切毁我就人而不惜,惟求尽废故常,以希近似于他人之万一。”可为字字铿锵,发人深省。

  《国史大纲》年成书,至今已逾80年。在中国近代史的至暗年代,满饮这份温情和敬意的读书人,相信都曾迸发出澎湃的家国之情,满怀未来会更美好的愿景并投身其中。“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国史大纲》中很多见地,对当下明确前进的方向,坚定理想信念,让我们在对历史的深入思考中更好走向未来,仍有很好的启示。

点击排行